第六十五章:大奉朝不能没有西洲曲-《少侠请斩妖》


    第(3/3)页

    如清馆之流,除了入房的两块灵石要与风月楼对分外,报酬的大头在于客人消费。

    而风月楼却从不对客人讲费用问题,也不怕客人出不起灵石。

    风月楼名声在外,上一个不长眼白嫖之人,魂魄还被压在后院的枯井里。

    至于风月楼的底气在哪,牧南此时并不知晓。

    只知道千百年来,风月楼还是这个风月楼,屹立不倒。

    “那就上两壶灵酒、几碟小吃,听姑娘唱上几曲,权作消遣。”

    “公子有些紧张?怎么坐的一板一眼?”

    问春笑不露齿,略有嗔怪。

    接着盈盈碎步到门口交代一声,再次来到桌子旁边:“要不奴家先为公子唱上一首,缓和一下气氛?”

    牧南问道:“会西洲曲么?”

    “西洲曲?”

    问春遍搜记忆后,红着脸摇了摇头:“公子所说,奴家倒不曾听闻,让公子见笑了。”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牧南吟咏两句,再次问道:“没听过这首?”

    南北朝的西洲曲,号称相思无边。

    他曾听过古筝谱,多为后人强行附和,此间提出来,不过是报了一丝巧合的幻想。

    问春依旧茫然的摇头,随后说道:“词倒是好词。若是公子有雅兴不吝赐教,奴家可去找了笔墨,将曲词写下,也让奴家长长见识。”

    牧南如实回道:“只有词。”

    “奴家倒是略懂谱曲,就是不知道谱了是否符合公子心意。”

    “问春姑娘会谱曲的话,不妨试试?”

    “那多谢公子,我这就去拿笔墨。”

    他是一个心软的人,不懂得拒绝。

    也想让西洲曲能在大奉朝流传。

    毕竟,大奉朝不能没有西洲曲,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清馆对琴棋书画都须精通,问春的笔墨纸砚也只在说话间便已备好。

    牧南呼了口气,执笔轻书。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四十个字,字字铁画银钩,句句笔墨横姿。

    直让问春惊呼好字、好词。

    “公子的字奴家要裱起来,时时赏鉴!但如此好词,奴家可不敢卖弄浅薄学识,怕是侮辱了全词意境!”

    或许真是被牧南的字所吸引,问春举着绢纸出门时略显慌张。

    不小心掉落了腰牌。

    牧南一笑,将腰牌捡起,放在桌上。

    等问春折返回房间,一脸颜色的说道:“说吧,怎么回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