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做什么? 里面并没有夹带着书信,只有最上面一本语文书内页上用钢笔写着四个字:好好读书。 然后就没有了。 从字迹来看,写字的应该是个男人,笔力劲挺。 好好读书? 看着这四个字,孙向阳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零碎的片段。 老三届。 恢复高考。 因为年龄的缘故,上辈子孙向阳自然没经历过这一茬,但他记得,当时他高中的校长,就是老三届的。 在他们高考前的动员大会上,校长慷慨激昂的讲述自己当年参加高考时的艰苦,说什么那是刚恢复高考,然后冬天去参加考试,冻得手都伸不出来,说他们生在了一個好的时代。 当然,那位校长坦言,自己第一次去参加高考,因为饿着肚子,穿不起棉袄,冻得发挥失常,没考上。 但他却没有放弃,又努力了几年,最终成功考上大学,从此改变了命运。 后来孙向阳还真去了解了一下恢复高考的事情。 可因为时间过了太久,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那是77或者78年的事情。 再结合眼下的已经进入十月份,即将入冬,以及眼前这箱子书,上面写着的好好读书,都足以说明,那个时间点,就是今年。 就在今天的冬天。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这边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但这并不代表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能够提前知晓。 毕竟这种大事,不可能一两天就决定,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势必会征集意见,然后经过酝酿,待到时机成熟了,再全国宣布。 在这种事情里,有人占据先手,也是正常的。 毫无疑问,陈书婷的家里就是这种,所以提前把书邮寄过来,让陈书婷早做准备,然后争取考上大学。 考上大学,意味着什么,孙向阳很清楚。 那可是——回城啊! 不过算算,也到时候了。 上辈子他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有不少讲述这些知青的故事。 一些知青为了能够回城,使尽了手段。 没资格,或者没能考上大学的,便让在厂里上班的父母提前下岗,以工厂招工的名额回城。 还有一些女知青,不惜赔上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