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大早。
秦州知州刘存、通判王虎雄便来到狄青和苏良居住的后衙,称有要事禀报。
三人聚于议事厅后。
刘存拿出了秦凤路熙河镇驻军营指挥齐飞的亲笔信。
苏良首次来西北时,便见过齐飞。
当时齐飞还是一个负责安置老兵的都头。
而今已是营指挥使。
齐飞称,熙河镇老兵首领独臂老乔报仇心切。
其与三十多个老伙计陷于一个首领名为脱窝的蕃人部落。
脱窝向熙河镇索要三百只羊、三百匹绸布,还有一百匹马,然后才会放人。
待狄青和苏良看完书信后。
刘存补充说道:“脱窝部落大概有两千余人,控制着一片二百里左右的区域,能战者不过六七百人,虽只是个小部落,但擅于逃窜,我们若贸然攻击他们,老兵们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这群蕃人不要命的,他们若一直朝西逃,我们很难抓到他们,但若与他们做了这笔交易,恐怕日后一些蕃人会变本加厉,并且他们经常不讲信用,拿了财物,依旧不放人!”
狄青和苏良听后,都是微微皱眉。
熙河区域。
群山环绕,河流众多。
汉人、蕃人、党项人杂居,部落上百,势力错综复杂。
大宋百姓眼里的羌人,其实就是蕃人和党项人的合称。
受到汉文化影响较少的民族,形成了蕃;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且自成民族的,就是党项人。
活跃在熙河区域的蕃人和党项人,有的亲吐蕃,有的亲西夏,尤为混乱。
虽然唃厮啰统治的青唐吐蕃,在吐蕃诸部势力最大,也较为亲宋。
但根本管不住那些小部落。
这就导致一些部落无法无天,将烧杀抢掠当作买卖。
彼此间也经常发生战事。
狄青想了想,看向苏良,道:“景明,你带着龙羽军,今日便去熙河镇吧!”
“行,我来解决。”苏良点了点头。
昨晚,苏良便与狄青达成共识。
苏良先去熙河镇调查羌贼之乱,狄青在秦州等待大军集结,然后再将西军的布防重新设置一番。
狄青为帅。
坐镇秦州,比领兵出击对吐蕃诸部和西夏人的威慑性更强。
苏良本打算待明日范家家属扶棺回乡时,他送一送,然后再去熙河镇。
但如今事情紧急,他便只能先去熙河镇了。
此等绑架勒索之事,龙羽军最擅解决。
……
片刻后。
苏良前往范宅,与范仲淹的衣冠之棺再次做了告别。
然后,他与五百龙羽军提前吃罢午饭,便直奔熙河镇。
此时,五百龙羽军完全是当作轻骑兵来用。
龙羽军们的战马、军甲、弩器都在后面大部队的运送中。
至于后续的补给和兵器,皆由秦州知州刘存组织当地兵丁筹备。
这一次,五百龙羽军齐出。
带队的,乃是总教官徐莽和副教官刘三刀。
苏良经常带出来的杜雷和孙胜,则是被派去河北,操持河北禁军的训练。
徐莽和刘三刀皆是西兵出身,还曾做过狄青的亲兵,对这里的环境甚是熟悉。
熙河镇距离秦州有三百余里。
苏良等人四日可达。
若是没有苏良拖后腿,这群人三日就能抵达熙河镇。
……
西北地界,地广人稀,多戈壁荒岩。
草木更是以荆棘矮木为主。
苏良等人,一路西奔,在道路上卷起阵阵土尘。
偶尔狂奔十余里才能看到一些村落,或赶着牛羊的百姓,或一些匆忙赶路的商队。
此等场景,已经比数年前强许多了。
在熙河镇没有建设时,这里根本没有商队,而百姓也多集聚在河流旁。
有时骑马狂奔一日,都看不到人烟。
因熙河镇的存在。
西北这片边境地区,已经比往昔繁荣许多了,百姓的日子也都大有好转。
到了夜里,茫茫荒野,漆黑一片,根本无法赶路。
苏良等人便只能就地扎营,吃饭休息,待天亮再出发。
……
四日后,近黄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