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包拯向来都是轻易不开口,一开口便是大事。 “官家,臣有本要奏!” 五十五岁的包拯,声音依旧洪亮,整个大殿都能听得无比清晰。 赵祯坐直了身子,道:“包卿请讲!” 包拯拱手道:“近日,开封府破获一起伪造朝廷敕牒替人补选官职的案件,经查,主谋为越国夫人之门客,参知政事宋庠之侄、知许州宋祁之子宋辰之挚友张彦方。” 此话一出。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似乎连呼吸声都停滞了。 朝廷敕牒。 即朝廷颁发给官员的凭证,凭此证便可补官上任。 伪造敕牒,乃是死罪。 包拯在主谋张彦方的前面追加那么多的人物关系,显然此事可能与这些人都有关。 越国夫人曹氏,乃当今张贵妃的亲娘。 宋庠宋祁是两兄弟,一个是当朝宰执,一个正任知州,其子/侄与主谋有染,他们也有嫌疑。 此等死罪,沾上便是大罪。 即使贵妃之母、当朝副相都不能免责。 这一刻。 所有人都看向参知政事宋庠。 宋祁之子已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早在三年前,其子宋辰便因与匪徒结交而得到惩罚,宋祁也被贬谪到了地方。 而后。 宋辰依旧留在汴京城,在宋庠府内生活。 若宋辰也参与了伪造敕牒,那宋庠的罪责可能比宋祁还要大。 敕牒难以伪造,更难让验证者信服。 除非借高官之势,才能鱼目混珠,瞒天过海。 苏良望着参知政事宋庠,微微皱眉。 若宋庠不知此事,听到包拯将他的名字与伪造敕牒的主谋放在一起,正常反应定然是极力反驳,迅速摆脱关系。 但现在却是低着脑袋,说明他大概率知情。 赵祯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此事。 要么涉及后宫,要么涉及中书,或是两个地方都涉及。 这对当下朝堂后宫的稳定,破坏性极大。 包拯接着道:“此案关系着当朝宰执与副相,开封府无法独查,故而汇禀官家,请官家定夺!” “此外,就在昨日,宋相公曾派下属吏员,催促开封府判官,尽快对张彦方执行死刑!” 此话一出。 若宋庠再不站出来解释,那就相当于默认了。 宋庠快步走到大殿中央。 “启禀官家,老臣确知张彦方伪造敕牒之事,也知吾侄与其关系甚笃,老臣曾质问过宋辰,宋辰告知老臣,他并不知晓此事,也绝不敢这样做!” “臣派遣下属吏员询问,乃是为了知晓那张彦方何时会执行死刑,并未催促,并且老臣的催促,对开封府官员并无用。” “老臣之所以询问,确实有些私心。老臣是担心此事影响老臣的官声仕途,老臣是绝对不可能与此等贼子同流合污,伪造敕牒,请官家明察!” …… 这一刻,宋庠的脸上满是汗水。 他怕了。 怕丢掉当下的位置。 赵祯自然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他想了想,道:“大理寺与开封府合查此案,宋相,此案查出之前,你便不用再去中书了!” “臣……臣遵命!”宋庠无奈拱手。 随即,朝会就散了。 片刻后。 苏良与赵抃二人一起朝着谏院走去。 赵抃朝着苏良道:“景明,你觉得宋相会不会被罢相?” 苏良一愣。 “不会吧!我了解宋相的人品,他不可能伪造敕牒,也没必要。大概率就是那个主谋者通过其侄子,借了他的势,更或者,这都是越国夫人的主意,与宋家无关!” 赵抃摇了摇头。 “不,即使与宋相无关,他也有育侄有失的嫌疑,更何况……估计是要被外放了!” “更何况……什么?”苏良不解。 赵抃环顾四周,见周边无人后,小声道:“更何况,他政绩一般,官员们也都希望他外放,我倒是希望欧阳学士能顶替他!” “啊?” 苏良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过来。 中书省众相公中。 文彦博和富弼二人,一个是首相、一个是次相,乃是最稳定的,因为二人操持变法颇有政绩,且还有军功。 民间已有“文富之政,开创盛世”的说法了。 外判西北的范仲淹的副相之位也很稳定。 他是西北一柱,且深受官家信赖,短时间绝对不会被罢黜。 张方平的位置较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