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育、包拯、张茂则、苏良四人聚在了一起。 苏良道:“三位,我发现了一个疑点。” “依照常规,外巡官入一城,最先巡查的一定是民事与地方主官的官声。但周正言入城后,派人打探的却是科举改制后三舍法的执行情况,有些奇怪。” 官员外巡,先查民事与官声。 实乃常例。 查这两项可迅速了解一座城的基本情况。 并且一些官员经常会在巡查初期便被当地主官发现,发现后,一些主官率先隐藏的就是一些民事纠葛与他们的官声。 “其次,周正言在城内查了三日三舍法的执行情况后,又住在了南京国子监。” “他与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连聊两夜,看似正常,但是了解周正言的人都知他不喜在公中掺杂私,即使与许徽之是故友,也不会闲聊两個晚上,更不会为了私事而入住国子监,所以他一定是为了公事。” “此外,五月七日,他溺亡的前一日晚上,书桌之上,放置的依然是关于南京国子监的三舍法执行情况的文书。” “这些不合常规的情况,都与南京国子监的三舍法执行情况有关。” 说罢,苏良看向三人。 吴育面带疑惑,道:“景明,我没有听太明白。这些能说明什么?或许周正言只是对三舍法感兴趣呢,我们已经核查过了三舍法的实施情况,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啊!” 苏良摇了摇头。 “从表面上看,确实没问题,不过,我们有个地方还没有查。” “哪里?”吴育、包拯、张茂则三人同时问道。 三人自认已将涉及此事的地方查了个遍,不可能有遗漏。 苏良道:“考生卷库。” “景明,你是不是疯了?那里面估计有数万份考卷,其与周正言溺亡又有什么关系呢?”张茂则不解地问道。 考生卷库,即南京国子监学生的考试卷库。 自科举改制,施行三舍法后,上到国子监,下到府学、州学、县学,每月有月考,每季有季考,每年还有年考。 考试又分为私考和公考。 外舍生升内舍生,内舍生升上舍生,全靠这些考试。 当下,南京国子监有外舍生三千人,内舍生二百人,上舍生一百人。 其中,上舍人有资格担任学正、字录、字谕等,结业后可直接为官,也可跨过省试,直接参加殿试。 成为南京国子监的上舍生,几乎就是拥有了半个官身。 吴育看向苏良,疑惑地问道:“景明,咱们查考生卷库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查出什么?” 苏良想了想,道:“直觉,我觉得这里未查,一定有问题!” 要是一般人以“直觉”来断案,崇尚法治的吴育一定给他两耳光,但出自苏良之口,却让他觉得可查。 这时。 包拯开口道:“我觉得可查。” 包拯向来都是一个只相信证据而不相信直觉的人。 但他相信苏良。 吴育道:“就听景明的,咱们去考生卷库再查一查,待查无果后,再定案。” 当即,四人便奔向了考生卷库。 周元在五月六日抵达国子监,八日清晨溺亡。 随即,护卫队长彭盛便控制了整个国子监,一直等到张茂则到来,才交接了权力。 苏良相信,若里面真有纰漏,一定来不及转移。 天微微亮。 吴育、包拯、苏良、张茂则四人出现在了满是卷宗的考生卷库中。 满屋都是令人窒息的墨香。 为了避免遗漏证据,四人皆是亲力亲为。 同贡举法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