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高若讷甚至写下了苏良的十二宗罪。 怒斥苏良以台谏之名,僭越行事,实乃国之大害,理应降黜。 赵祯看到“结党”二字,甚是郁闷。 如今还未曾开启全宋变法,朝堂便已有了党派之争的苗头。 君王之道,在于制衡,防止一方独大。 赵祯比谁都清楚,当下的台谏确实已成大势。 但他丝毫不慌。 因为台谏之权皆来自皇权。 台谏官只有建议权,而无决策权。 是赵祯对当下的朝臣不满,才让台谏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攻击力。 台谏之责,本就是挑人毛病,防微杜渐,查漏补缺。 但赵祯没想到的是—— 群臣竟与台谏官对立成了这副模样,而苏良则成了他们围攻的重点对象。 赵祯都不由得为苏良感到委屈。 朝臣对立,危害甚大,必须立即调节。 当即,赵祯命丁度将御案上的奏疏整理成简报,发往中书和御史台。 他准备通过朝会廷议彻底解决这个矛盾。 …… 午后。 秋阳灿烂,御史台台院内。 唐介、欧阳修、苏良三人坐在一处石台前,晒着太阳。 苏良看着众朝官弹劾台谏的简报,有些哭笑不得。 大宋被称为弱宋、怂宋的原因就在这里。 一旦有人团结起来想要做一番大事,就会出现窝里斗。 一句“结私党”,一句“私德有失”,就能让很多人的努力,付之东流。 赵祯没有意识到这是夏竦攒的局。 但苏良却想到了。 平日里,这些官员根本没有如此团结,也不愿得罪台谏官们。 而今同日上谏,语辞犀利。 没有夏竦撑腰,这些人根本没有这个胆略。 而夏竦也擅于用这种阴险计策,成之对其有益,败之对其也无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