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正副二使的心思-《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3)页

      后来曹节的弟弟曹丕图谋篡位时,派人索求玺绶,受到了曹节的怒斥。

      一方面来,一旦曹丕篡位成功,曹节就从母仪下的皇后成为了长公主,地位下降,所以不愿。

      另一方面来,她对自己的丈夫刘协亦是有着很深的感情,成为了陪伴刘协走到最后的那个人。

      摇了摇头收回思绪,张绣对孔融道:

      “若可以的话,文举还是劝劝国家,莫要再行此险事。

      曹操绝非这般轻易便能扳倒,贸然行动,只怕赔了夫人又折兵。”

      孔融闻言便是一凛:

      “张将军的意思是,那逆贼弑杀董贵人犹嫌不够,还要向皇后下手?”

      张绣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典故现在还没有出现呢。

      不过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倒也没有问题。

      于是便点零头道:“正是如此,曹操权势日重,若此战能够战胜袁绍,则会更难对付。

      是以对付曹贼,只可徐徐图之,且不可操之过急。

    
  以绣之见,当韬光养晦,外结忠志之士,内养效死之人,待他日时机成熟,方可行动。

      千万莫要学董尝王子服等人。”

      着又将马腾跟自己联系的事情了一遍。

      孔融点头道,“衣带诏上所列诸人皆被曹贼所屠,唯刘皇叔去往徐州、马腾远在西凉,这才躲过一劫。”

      张绣闻言好奇地问道,“这几日文举可曾与刘玄德相见?”

      孔融摇头,“未意与皇叔相见,倒是今日吴匡去见刘皇叔时未曾叫融,融便趁机来寻将军。”

      到这里,孔融面露不甘之色,“张将军,让融留在江夏吧!有荀彧在,待在那许昌当真无甚意思。

      融离许昌之前,曹操似有退意,以书询问官渡战场之事,那荀彧力劝曹贼坚持。

      曹操对荀彧言听计从,更将许昌诸事全权托付。”

      张绣笑道,“上次不是已经过?

      文举在许昌的作用远胜在绣身旁,许昌若有风吹草动,文举便可与在许昌的密谍联系。”

      经过自己的几番调教,孔融的性格已经收敛不少,跟历史上那个志大才疏的形象有了一定的区别。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概也是被荀彧压得狠了,所以又想跳弹了。

      “话虽如此,然则……”

      孔融面露为难之色,正要解释,忽听典韦来报,是子使者求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