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两个工具人-《华娱:导演快出击》


    第(2/3)页

    罗温:“我的想法是成立一個影视公司,以山影的资源为基础,先拍电视剧,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并且组建自己的影视工业,各司其职,打造一个一体化的影视制作班底,然后复制扩大,引领国内影视制作工业化的风潮。”

    侯宏亮想要插一句,但是被罗温打断,他继续说道:“亮哥,你先听我说完,这几天你也看到了,他们的效率和专业化都是在国内看不到的,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将来进了剧组你还能看到更多。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感性化,我的剧本递给新线的时候,他们在内部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走过了两个流程,然后才确定可以投拍,要不任我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可能拿到一分钱的投资。

    可能在国内现在感性化投资,还是很有市场的,毕竟影视剧每年能上星播出的就那么多,观众只能被动接受,但是你也能看到山影内部资料,78年到87年连续剧总产量5800多集,而88年到现在已经是一万多集,不到10年翻了一倍。

    尤其是去年一年就有3000多集,差点赶上78年到87年这十年的数据,那么你说今年该有多少?明年呢?后年呢?你有想过如果这些连续剧,不用多了,上星一半,那么观众会不会开始挑剔?

    收视率还会出现渴望那样恐怖的数据吗?连年的收视数据下滑,是因为剧不好看了吗?不是吧?是因为收视率碎片化,观众选择多了,单个电视剧已经做不到霸屏。

    如果有一年,连续剧产量达到一万集这个数字的时候,观众还会被动接受吗?那时候市场主体就变了,不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

    现在国内什么情况,领导看到剧本,觉得被感动到了,也不管市场接受度,一拍脑门,拍,然后这个影视剧就可以正式立项。

    我不能说这是错误的,但我们可以做到更好,我们也要建立一个成熟的剧本审核体系,从市场调查到剧本分析再到核算roi,完整的一套体系下来,虽说不能做到百分百成功的比率,但是综合市场反馈,我们可以很快的做出应对,至少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失败几率。”

    侯宏亮沉默了,本来他想说的就是工业体系在国内的适应性,现在罗温给他说的这些还真就是冰山一角,都没有展开细讲,只是剧本一项就已经让人感觉到市场将来的变化是必然的,如果不能做到领先,必定会被市场抛弃,他突然有些茫然。

    而旁边的程耳因为想的少,反而听得如痴如醉,原来影视剧的市场变化可以分析的这么透彻,这么一看的话还真是很有道理。

    侯宏亮问道:“我也同意工业化是一个好的出路,但是这个目标太宏大了,很难实现,再加上国内是人情社会,做不到他们这样…”

    剩下的话侯宏亮没说,程耳和罗温都明白。

    罗温:“当我们在一个行业里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制定规则,而他们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只能遵守我们的规则,想要强大就要先从弱小作起,先做自己,只要肯做,就能赚到钱,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让他们遵守我们的规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