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铃医柳爷-《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2/3)页

    因为睡的很早,李胜利起的也很早,准确的说他是被饿醒的。

    听到屋外老妈韩金花发出的声响,李胜利知道,这是五点多钟了。

    早起做饭,白天收拾、浆洗、粘纸盒,晚上缝缝补补、粘纸盒,焦躁了打骂一下孩子,这就是老妈的日常。

    出了屋子,跟沉着脸干活的韩金花打了招呼,李胜利拿了斧头、绳子,也出了四合院。

    四九城拾柴火最好的地方,就是火车站附近,不仅能拾柴火,还可以扒拉一些碎煤回家做煤球。

    如果胆子够大,弄点好煤,劈点枕木、线杆,不仅能拿回家,还能换点零花钱。

    但火车站的距离稍微远了一点,没有一天时间,很难打来回,人少的时候,李胜利也不去火车站那边。

    一来弄了烧柴带不回来,二来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人去那边,容易被人欺负。

    在四合院周围,也有一些地方,可以弄到烧柴。

    一些荒废的宅基地上,或多或少有留存的木料。

    有些荒芜的院子里,还有后发的小树,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柴火的。

    因为脑中有个寻宝的地图,李胜利这边只要精神集中,就可以查看实时地图。

    查了一下芝麻胡同的位置,他就转转悠悠的奔芝麻胡同而去。

    路上只要遇到荒废的宅基地,他就进去转悠一下,一路上也多少有点收获。

    到了芝麻胡同的时候,已经收集了二三十斤的杂草柴火。

    初冬的早晨格外的冷,不大一会儿,他就被冻出了大鼻涕。

    擦了几下鼻涕之后,他也知道了袖口油光的来路。

    大冬天的用袖口擦鼻涕,很是趁手,一推一拉,擦完之后再往后腰蹭一下,儿时的动作一气呵成。

    一路转悠到芝麻胡同,天色已经大亮,路上的行人也多了。

    经过几次打听之后,老妈口中的柳爷家,也出现在了李胜利的面前。

    拍了几下铁制的门环,按照串门的规矩,他在门外喊了起来。

    “柳爷,我是南锣95号院老李家的,来取药。”

    面前的柳爷家,是个独门的小四合院,门楼宽且厚重。

    门楼的做工是清水的活计,小院的门脸很是讲究。

    喊了几声之后,屋里响起一阵铃声,这就算是主人家听到了,李胜利这才推门而入。

    屋内响起的铃声,让李胜利想起了前世消失很久的游方郎中也就是铃医。

    想了一下李老爹的那副药剂,他摇了摇头,辨药识医,这位柳爷多半是半吊子的蒙古大夫。

    与门外的干净整洁不同,从门廊进了院子,里面就杂乱无比了。

    院子不大不小,分了南倒座跟东西厢,院里充斥着浓重的药材味道。

    除了一株看不出品种的老树,院里还立着不少木桩、石桩,这位柳爷应该是个练家子。

    本该干净整洁的小院,如今充斥着各种杂物,其中以能烧的柴火为主,还夹杂着许多杂七杂八的物件。

    “老李家的,你这点柴火可抵不了药钱。

    你家的那剂药里加了料,一块五一副,恕不议价。”

    正当李胜利扫量着小院的时候,一个山羊胡、倒三角眼的老头,拄着棍子站在了正屋门前。

    当看到李胜利肩上的柴火后,老头脸上的表情有些嫌弃。

    “柳爷,这是我家的烧柴,我带钱来的。”

    仔细的打量了柳爷一下,李胜利的眉头一挑,脸上也带了笑意。

    “呦……小子,眼力不错。

    你兜里的钱不想诚心往外拿是不是?

    把肚子里的话说出来,居心叵测之辈,柳爷不给他抓药。”

    见门口的小子一个劲儿的盯着自己的坏腿,柳爷有些不高兴了。

    活着都不易,郎中也得吃饭,自从腿坏了,他的饭辙也是时好时坏。

    生计全指着卖以前存的药材,药价虽说高了一点,但老李家的那剂药,绝对的货真价实,药店里也买不到。

    “您老这腿是摔断之后聚筋了,现在捋开,虽说有一定概率会跛脚,但不怎么影响行动的。”

    中医吃的是悟性跟经验,有骨伤鬼手之称的李胜利,接触的患者数量,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其经验之丰富,在当前这个年代,不要说单个的骨伤中医,就是一门的传承,也未必有他的经验多。

    因为手法好、花钱少,他的门诊数量一直是最多的。

    患者多经验也就越来越多,这种循环,对于磨练技术是很好的。

    但对于医院盈利而言,就很不友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