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这还用去国外洗盘子?-《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休息室里。

    清华的几位老师,结伴上前与史密斯、莱文和凯恩三人打招呼。

    学生们乖巧跟在他们身后,望向这三个EDA领域的技术大拿,眼里全是小星星。

    丁伦笑嘿嘿道:“应该是妥了,这些学生们即使去国外,也很难接触到这种专家,更别提一起共事。”

    理是这个理儿。

    局是李建昆设的。

    但现在他却不太得劲——

    眼前的景象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的一众师生,对三个老外近乎点头哈腰。

    当然,他也明白,学术圈子里讲究达者为师。

    这番行为也无可厚非。

    然而,他仍不爽。

    李建昆故意咳嗽一声,向人堆里招招手。

    今时不比以往,不是刚拿下宝通IC设计中心的时候。

    那时这些国外专家一脑门问号:华电是个什么鬼?

    不是没生出等合同期到,立马闪人的心思。

    现在,不是李建昆吹牛皮,赶他们走,他们都舍不得。

    首先,李建昆给了他们超高的福利待遇,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在港城过的是富豪般的生活。

    其次,EDA的圈子本身是很小的,跳出这個圈子,谁认识他们?随着李建昆的身份在港城逐渐公开后,情况变得完全不同。

    打着“华电集团特聘专家”的头衔。

    他们在港城出入任何场所、混迹任何圈子,都不会显得身份不够,即便是上流社会的圈子。

    三名EDA专家中为首的史密斯,便格外喜欢领着自家媳妇儿,以及刚满十八岁的女儿,参加上流聚会。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媳妇儿和女儿喜欢。

    如果不是因为他老板是李建昆。

    港城上流社会圈子,能鸟他一个小众技术猿?

    抱上港城首富的大腿,不仅仅他们的人生层级,直线上拔,连带他们的家庭、家人,都实现了社会地位的跃迁。

    不同于这个年代的国人。

    西方人,多半是精致利己和现实主义者。

    史密斯、莱文和凯恩三人,看见大老板似乎在召唤他们,立马撂下清华一众师生,快步迎上去。

    来到李建昆身前。

    尽管被提前告知过一些事,没有喊BOSS。

    但那副点头哈腰的模样,与清华一众师生对他们,是一样一样的。

    以岑教授为首的几名清华老师,怔怔望着这一幕。

    “李经理权利很大呀。”

    “肯定的,人家是特区华电公司的一把手,史密斯三位专家只要在这边工作,当然要受他管。”

    “不可思议,他们三位竟然在我国工作,完全没听说。”

    “应该不是这样,他们三位好像定居在港城。特区华电公司背后,不是在港城有家集团吗,他们应该隶属于华电集团,只是有时候调派过来工作而已。”

    “这个华电集团,很厉害呀。”

    “老姜你这等于是废话,看看这个产业园就知道。”

    李建昆这边,也不知道他对史密斯三人说过什么,三人频频点头。

    完事后,当他们再和清华一众师生聚到一起时。

    态度要热情得多。

    半点架子不敢拿捏。

    有问必答。

    “三位博士,你们一起共事在一家公司,那华电的EDA事业,应该很强大了。”

    “集团的EDA事业,一直是港城第一,韩国的技术与我们相当,亚洲范围内能稳压我们一筹的,只有日苯,世界范围内,也就日美了,嗯,那几家半导体老牌强企的EDA事业部。”

    “三位博士的工作,主要是技术指导吧?”

    “集团想要大力发展EDA事业,这是我们行业老人乐意看见的,替集团培养新鲜血液,是我们的份内事……”

    清华的几名老师,和史密斯三人交流着。

    旁边清华的学生们,个个眼神明亮,窃窃私语:

    “要是这种情况,进入华电的EDA部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啊,能得到这三位专家的亲自指导,咱们去国外留学,有这种机会吗?”

    “不光是指导的问题,人家华电集团在做这个业务,进入华电的EDA部门,我们能学到从产品立项到下线的全流程,这种宝贵的实践经验,课堂上可学不来。”

    “本来我打算到国外后,像前辈们一样,半工半读,洗盘子啥的……假如进入华电,也是半工半学,但肯定不用洗盘子吧。”

    “去国外,家里是一点顾不上。留在特区,逢年过节想回便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