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辆从招商局借来的黄褐色考斯特中巴车。
从华电产业园好似大学校门似的门口驶入。
车内一群青年研究员们,打趣说好像回到了大学。
进入园区后,大伙儿倒是安静下来,一张张脸贴在车窗玻璃上,有些人直接把脑瓜探到车窗外面。
特区的五月正是盛春和初夏交季之时。
眼帘里郁郁葱葱、繁花似锦。
无数绿植又将一座座气派、时髦的建筑包裹其中。
“嘿,你们见过一家厂子里有超过十层的建筑吗?”
有人伸手指向一个方位。
那是一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大楼,外墙通体覆盖着墨蓝色玻璃——
华电宾馆。
“你那都不算什么,看这边!这大楼确定不是科幻片里才有的吗?”
大伙儿循着说话的人的手,眺望过去。
那是一幢像是积木堆砌而成的、乳白色大楼——
华电研究院。
“好家伙,你们看这个厂房,占地怕是有二十亩吧!”
大家东瞅瞅西瞧瞧,眼睛完全不够用。
脸上全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没人不愿意自己的工作环境更好一些。
眼前的一切,比他们本家单位——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好太……事实上,根本无法作比较。
像是村里的稻场和朝阳公园的区别。
大家对接下来在这里的工作,满怀憧憬。
苏亚男也是一样。
她可能和车上的多半同事还不同,她是偏主动过来的,在对特区华电公司没有任何了解之前。
因为她以前看报纸时知道。
特区格外重视人才的引进,据说有职称的人都能分配到条件不错的住房,那种套房。
她需要一个这样的房子。
老家的瓦房年月已久,掉灰漏雨,很难修缮,上次回家她留意到大梁都烂掉了。
犹记得当年考上清华时,她曾立下过豪言壮语:
“爸,妈,等我毕业后参加工作,就把你们接到大城市住!”
毕业两年多了。
她仍然没有做到。
研究所倒也给她分配了一间房子,不过是个单间宿舍,仅有十平方。
她曾想过赶快结婚,然而单位里这两年喜结连理的研究员们,也只是将十平方提升到二十平方,省掉一個入户门罢了。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
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所以父亲才给她取名亚男。
她必须既像女儿,又像儿子,在父母逐渐年迈之际,挑起家庭的担子。
能够被调派来特区,是一个她等待许久的机会。
“亚男,听说华电的待遇特别好,所里都说了,以后工资不给我们发,这边一手兜,你说华电会给咱们什么待遇呢?”
旁边的同事兼闺蜜王晴笑嘻嘻说。
“你问我我问谁去,这脚还没落地呢。”
苏亚男内心愈发期待。
考斯特在一座占地不小的、外墙贴着白瓷砖的两层建筑门前停下。
建筑的大门头上,用中英双语写着“食堂”。
“乖乖,这是食堂啊,我还以为是大礼堂。”有人惊呼。
食堂门口有一群迎新的工作人员。
车门打开后,立马迎上来。
为首一人登上车,扫视着这群青年研究员们,含笑说道:
“热烈欢迎各位来到华电产业园。
“我叫张志强,特区华电公司行政部负责后勤工作的副经理。
“往后大家就是同事,有什么生活方面的事都可以来找我。
“大家坐火车过来,几天几夜,估计都没吃顿热乎饭,先把行李放在车上吧,食堂里为大家准备了菜饭。”
苏亚男默默记下这张脸,这个名字。
然后和同事们一起,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进洁白敞亮的华电大食堂。
刚一进门,一股浓郁的、复合型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真香啊!”王晴说,“都闻不出来是啥,但肯定很好吃。”
张志强经理走在人群最前面,一边走向打饭区域,一边望着后方介绍道:
“咱们这里的饭菜款式很多,因为职员们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外国友人,想吃米饭的去1-10号窗口,想吃面食的去11-20窗口,21-23号窗口提供西式餐饮,24-25号窗口有水果和饭后点心。
“原则上讲,只要不浪费,主食大家随便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