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 一小时一吨-《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3)页

    随着麦秆不断投进去,麦粒不断流出,很快饭盒就满了,可袋子还没找来,有人直接脱下外套铺在地上,然后看着跳动的麦粒砸在上面,脸上露出欢喜的样子。

    “成,成了!”

    “成了!!!”

    瞬间,车间里呼喊一片。

    这些都是粮食啊,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做面条,做饼,做包子

    一瞬间,众人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美食。

    而孙国田辉几人却是看着不断流出的麦子,惊诧这脱粒机的效率。

    以当前的速度,寻常需要一个周的时间打出来的麦子,估计用不了一天,这台机器就能完成了。

    这机器,果然没让他们失望。

    而此时,那几个跟着来的村民张大嘴巴,看着机器就跟看电影似的,一眼不眨的盯着。

    在他们流传下来的劳动方式中,种地自有一套模式。

    就像耕地,哪怕用上拖拉机,那也不过是换了个‘铁牛’,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

    可面前的机器能够将小麦粒子直接吐出来,不需要碾压,不需要风吹,不需要人捡,只要放进去,然后找袋子装就行。

    这,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劳作认知。

    良久,年纪大的一个才挪动脚步,往前走着,直到伸手摸到有些温度的麦粒才哆嗦着说出第一句话,“俺的老天爷啊,这是变法术吧。”

    身边的工人并没有嘲笑他们,哪怕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工人,对于这些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心中仍旧充满震撼。

    “老田,你们俩看着,给我盯好了,我去给杨总打电话,汇报这个好消息。”

    孙国立马跑出去车间。

    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杨小涛,他等不及了。

    杨小涛是快下班的时候被娄晓娥在四车间找到的,当时正跟王法说着李楠的事,准备趁这个周末兄弟几个一起去看望下。

    王法也有此意,便一拍而合答应下来。

    娄晓娥找到杨小涛后将孙国的话一说,杨小涛顾不得其他,连忙开车前往一分厂。

    等他来到一分厂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

    “杨总,机器做出来了,我们还试验了下,非常好用。”

    “附近村子的农民兄弟听说后,带着不少麦子过来,就是想要见识下这台神奇的脱粒机。”

    杨小涛刚从车上下来,孙国就领着一群一分厂的领导走过来。

    在他们身后,有不少人推着车,上面装着一捆捆麦子往车间里走。

    估计是当地的农民吧。

    有这些农民作证,杨小涛觉得不需要再去检查好不好用了。

    若是不好用,估计也不会有人来了。

    “看看去。”

    说完,孙国便带着往前走。

    来到车间,果然里面工人、农民到处都是人。

    不过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中间位置上的机器,脸上露出惊叹、羡慕和希冀的神情。

    轰隆的声音也盖过了周围的议论声。

    而在一旁,吹出来的麦秆子都堆成小山了,另一边负责接麦粒的农民招呼着人赶紧拿袋子。

    整个现场乱哄哄的,毫无秩序,但充斥的喜悦老远都能感觉到。

    “杨总,要不要停下?”

    孙国问道,杨小涛却是摇头,站在不远处看着。

    “孙叔,让后面的人别进来,做完这些就行了。”

    “还有告诉他们,咱们明天去村里,让他们不要急。”

    “对了,打出来多少麦子都要上称,还要记下时间。”

    孙国连连答应,立马让人通知保卫科,一旁的田辉立马找人准备称量。

    趁这时间,杨小涛跟孙国去办公室坐了会儿,询问生产过程,了解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