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帝国政务大臣-《江山志》


    第(2/3)页

    帝国政务大臣何中兴并没有退却,他平静走到大殿中央,朝秦七世行了一礼后,缓缓的说道:“陛下,这次暴乱臣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恳请陛下责罚!”

    秦七世摆摆手道:“今天不说这个,何爱卿还是将你的腹案说出来,让朕听听!”

    何中兴也不继续坚持,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关于上次泗水郡警备师团第六联队哗变以及泗县县令遇害一事,臣和叶大人也都派出了专门人员去了解情况,不过没有等到他们回来,这次暴乱就席卷了东南四郡。臣觉得这里面透露着一股蹊跷,陛下,这次暴乱给帝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帝国的政令在四个郡失去了作用,这样恐怕会引起民众恐慌啊?臣觉得当务之急是一定要将这次暴乱给镇压下去,臣会协同叶大人共同办好此事!”

    秦七世点点头道:“何爱卿说得不错,有没有在具体些的腹案?”

    何中兴道:“陛下,臣先说说拙见,正好抛砖引玉。臣觉得这次暴乱跟帝国最近一系列的灾害有着必然的联系,民众吃不饱饭,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当他们走投无路时,加入暴乱是唯一可以选择的路。臣觉得帝国现在要做这些事,一,在东南四郡的周围各郡开仓放粮,这样就会安定周围各郡的民心,毕竟大义还是站在帝国这边,暴民如同跳梁小丑,不值得一晒;二,臣建议严查地方官吏中饱私囊,这也是东南各郡爆发大规模暴乱的主要原因之一,百姓没有饭吃,而那些蛀虫却天天花天酒地,这样长此以往,帝国危矣;三,臣建议帝国派出正规师团前往东南四郡剿灭暴民,当然,这个需要叶大人出马了。”

    何中兴一口气说出如此多话,也感到气喘,不过众大臣却是没有顾及这么多,纷纷议论开,谈得最多的还是何中兴刚刚提出的严查官员中饱私囊的事情。

    秦七世满意的看着大殿中央的帝国政务大臣何中兴和帝**事大臣叶问天,这二人不愧是帝国的中流砥柱,只要有他们二人在,帝国就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看着何中兴欲言又止的神情,秦七世感到很好奇,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平时不是这样啊?一向是有话就直说得,虽然有时候听起来比较刺耳。何中兴的敢言在整个帝国都是出名的,这次为什么吞吞吐吐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朕难为,所以不说出来?想到这个,秦七世连忙开口问道:“何爱卿,你还有什么话要跟朕说?”

    何中兴听到秦七世的话,内心却是一片翻腾,刚刚自己考虑了一些问题,不过却是不能明说,本来想好好安排下措辞,可居然被圣上看出端倪了,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何中兴的内心却是在那里剧烈挣扎,如果说吧,圣上肯定龙颜大怒,如果不说吧,自己的良心又会不安,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

    “陛下,臣有个不情之情!”何中兴跪下说道。

    “哦?何爱卿,你有什么要求,跟朕说啊!”秦七世越发好奇起来,他是知道何中兴的为人的。何中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世家,凭借自己出色的本领,一路跟随秦七世到了现在的地位,作为帝国政务大臣,他的权利可以说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不过他却从没向秦七世提出过自己的私人要求,而是严于律己。何中兴住在中州城内,由帝国所提供的一间四合院,他有一名正妻和二名小妾,都是家世清白,老实本分之人,生活很是简朴。秦七世曾听到有关何中兴的传闻,都是无稽之谈,他都一笑置之,真正的何中兴是什么样一个人,他秦七世知道的很清楚。要是连秦七世自己都不知道何中兴的人品,也断然不会将他放在帝国政务大臣这个位置上,所以今天能够听到何中兴开口求情,秦七世也十分好奇。看着跪在那里的跟随着自己风风雨雨二十几载的老臣,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这个可以从官帽所掩饰不了的鬓角看出,秦七世感到内心一阵心酸。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就没怎么过过顺心的日子,三五年就会爆发一次大的灾害,帝国根本没有得到长足的修生养息,长久以来的重担都压在了这个人的肩头,他战战兢兢为整个汉唐帝国付出的心血也只有自己知道,特别是近些年帝国很是不顺,他的压力却是更大了,想到这个,秦七世也觉得自己的眼睛有点湿润。

    秦七世从金龙宝座上站了起来,却是吓了后面的太监一跳,秦七世根本没有理会小太监的神情,而是走下了那高高在上,需要众人仰望的台阶,亲手讲跪在地上的何中兴扶了起来。

    何中兴被秦七世的做法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秦七世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个是秦七世第一次亲自扶起一位大臣,这份荣誉简直是超出了何中兴的想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