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巴黎-《黄金瞳》


    第(2/3)页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所流失的文物.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古墓、窖藏和水底历史价值级高至于数量究竟有多少就算是国家最权威的部门.也很难有准确的答案。

    庄睿听德叔提起过.德叔认识一个浙江的大商人,他的私人博物馆里就有3000余件高古瓷和古代青铜器、虽器几乎全部都是出土器物、而这些器物,有一大半都是从国外竞拍回来的。

    这些中国的富豪阶层在他们的文化底蕴上是有缺失的。有一部分是山西媒老板和老北京最早的一批倒爷们有很多人甚至都是卖摆摊卖茶叶蛋起家的。

    从创业的角度而言,他们是值得称赞的.但是进入到收藏领域.却是将这摊浑水搅合的更加浑浊了。

    这些人只是把艺术当作投资是一种新的投资样式和炒股、炒房是一样的。

    并世的比如元明清官窑的东西现在价格炒上天了了,特别是元青花,说存世的只有300件。特以稀为贵,价格一下就上去了。

    但先元青花存世300多件的说法很荒谬真的有人考究过吗?他们是以什么依据.得出这个结论的?按照孟教授的分析:这其实就是西方资本,拍卖公司和中国盲目理论家炮制出来的。

    仅是孟教授知道的,国内一些大商人家里元青花的数量.都已经超出了3000,当然.里面可能会有许多赝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外给给出的300件的数字、当真是那么准确吗?

    另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拍卖会上、一直都有乾隆御玺的拍卖媒体报道的已经拍卖成交的都有几十个了。担是根据孟教授极为专业确的考证,乾隆御玺不超过10件那多出来的玉玺.难道是乾隆老儿在地下打造的?

    “算了,这些事情咱们也管不了.等他娘的以后有机会把日美英意奥抢了再说吧……”

    想起这些事情.庄睿心里索然无味,国外这些拍卖行利用中国人的爱国之心.不断的出现一些所谓国宝、就是想让国人花大价钱买回去,从商业利益上来说无可厚非,但是极大的伤害了国人的感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