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六十四章 芦荟种植基地-《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第(3/3)页

    所以秦墨不得不把这些鸡蛋想办法拖去别的地方售卖。

    可是临水钦州山路曲折又长,只能绕走大道。

    所以,一来一去,花费的时间自然是长,但是为了卖出这些鸡蛋,这也是不得不要做的事儿…

    只是这鸡蛋虽然一个才几文钱,这每天也妥妥的又几两银子入账…

    秦墨拿出手中几百两银子,叫人去钦州买地。

    买地买铺子。

    这几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

    临水县的百味楼生意虽好,今年也渐渐的平稳下来了,毕竟就这么大一个地方。

    消费饱和了…

    只是红妆店里的生意还一直是那样,到底这里面的东西,那些管家太太,小姐都是喜欢的。

    而且每个月非买不可。

    只是这又开春了,家家户户又开始种地了。因为去年听秦墨的话尝到了甜头。

    今年,那种棉花的,小麦的佃户,农户,便主动来问秦墨,育苗施肥的事儿。

    每次只猜测着那些人应该是时候打发人来问,秦墨就一早派小桃在那门口等起。

    看那台阶下有乡下庄子上的人要来。

    每次那些人走到店门口,便有秦墨写出来的一列单子,给了之后,又细细嘱咐,什么时候用肥,什么时候追肥,有培土的肥,也有灌育的肥。

    但是这些都是绿肥。

    因为那些人已经有了第一年的经验,今年便秦墨不说,自己家里便把肥料给培育好了。

    种小麦,做秧苗,种红薯,栽棉花。

    这一年种庄稼又给热热闹闹的忙起来…

    而四月初,秦墨就雇佣了不少的劳工,把秦家的那块地给开凿出来,却是什么植物不种,只是种芦荟。

    因为这方圆几百里,只有赤水村和相邻的一两个村里生长这东西,主要是生长在半坡上,而这又是恰好因为这赤水村的地里位置,坡面,从地理角度说,这是背靠着的一面大山,大山是西北—东南走向,因为长年风向的影响,就有了这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雨量多,自然是植被生长的好,植物葱葱郁郁,而背风坡,雨水少,因为是高山,巍峨磅礴,从山顶的带下来的水气,使得半山有灌木植被,顶上还有参天大树,而这山脚,长年雨水没一滴,干旱非常,便长了芦荟这一耐旱的植物。

    而如今人工引水成功,俨然是解决了村民的长期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山脚的气流可能也会稍微受到影响,但是芦荟这种生物却不会因此而磨灭的。

    之前陈刚从村里拉来的芦荟,一般都是从他们田边,和山脚割下来的,然后运载到城里,因为秦墨那里的需求量不高,饶是这样采集原材料也不会过于高调,可是因为现在店铺要扩充。

    也是为了便于原材料的集中采集,所以秦墨便叫那陈刚,自己去雇佣几个劳力,便把自家那半亩地,加上那后山,用竹篱隔开,集中用于来种芦荟…

    而陈刚一向也是对秦墨的计划都是全力贯彻执行的。

    只要秦墨一吩咐,他就会听。

    修建专门的芦荟养殖基地的计划,已经在秦墨计划中实行,最终要达成…

    而要把种植芦荟的整个地域扩充起来,那赤水村的村民不少,自然不少人的会感觉到困惑。

    这秦家又是在要做什么呢…

    秦墨现在已经是大人物的事儿,全村都知道,也是人人听着这名字多少会敬畏。

    却也不会,也不敢干涉这秦家的事儿。

    秦家大张旗鼓的将自家后面的那块山也封了,乡里的里长也不管。

    那地也围了起来…

    秦墨家的地,和田,秦墨又出钱买了隔壁邻居的两块坡地,随后这整个大型的芦荟种植基地就如火如荼的建了起来。

    别人不知道秦墨家在干什么,而陈刚,还有这些种植的人可知道…

    只是,这些种植的人却也迷茫,为什么这天下可以种的粮食,药材这么多,而这秦老板非要挑中这没人要的田边的野草来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