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业五年春-《大隋堂》


    第(2/3)页

    但是自大夏王朝开始,天下读书人都出自西蜀一代,少数民族的风俗更是令汉人羡慕不已,所以西蜀早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眼光。

    怎奈何北凉依旧是让人难过,贫瘠的北凉,改为北凉蛮子,即便战力惊人。朝廷派去北凉当都护的人,表明是一个大官,不说北凉王对待他们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就算是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

    反正该说的得说,不该说的得多替北凉兜着。不兜着,也不怕北边的风大闪了舌头又折断了手。

    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安邦定国的始终是书生。难不成还要让那些脱离了战马的莽夫和那群人在庙堂上斗嘴皮子。

    杨未央自认天下读书人都是出自西蜀,即便大隋朝有好多当官的都是出自西蜀。自己和杨秀还支持过他们,他们也不见得感恩。也许怕杨秀,但他们绝对会在背地里骂自己二傻子。

    自己真不是二傻子,要不然杨绫罗就是大傻子了。谁敢说学宫十夫子是大傻子,只怕他的夫人和女儿都会撕烂他的嘴。

    杨未央也不是要他们念叨自己的好,西蜀王府虽然银子很多,但是开销也大啊!

    别看自己以前挺败家的,那都是自己的家业,最多昨天出去了,银子今天又送回了府上。

    西蜀用钱的地方太多,即便当年承了师傅几分香火情,可是有些人该骂的还是在骂,没有半分想到若不是宇文拓,还有西蜀这块最为太平的地方。

    西蜀真是最太平的地方,别看大楚天天陈兵,就嘴皮子凶。

    曹家老爷子还当主帅的时候,也不敢和杨秀蹬鼻子上脸,就现在曹家小辈曹子歌?

    没说玩笑话,西蜀如今和曹子歌年轻一辈相等的不是没有人。只是在宋庆潮几位老将面前,都显得不堪重用。

    杨未央也不想那么多,反正早晚会回到西蜀的。回到西蜀以后,还有很多事等着自己。

    比如造反啊!当然,这自然是开玩笑的。

    只是若自己那位伯父连一百多万担粮食都拿不出来,就不要怪自己拉着二十万蜀地步卒去洛道演练演练了。

    杨秀准不准?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将来西蜀是自己当家,他必须得让自己提前适应一下。

    西蜀步卒会不会听自己的?听不听也无所谓,当年那些老卒可是无数次做梦都想要兵临洛阳城。

    自己将他们拉到洛道遥望东都洛阳,只怕他们老泪纵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