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雖然隔著深色的粗瓷碗,然而那液體在被倒落的一瞬間,兩個孩子還是驚訝地注意到,原本那木桶里灰撲撲地草木灰水,變成了清澈而微微泛黃地顏色。 蘇青鸞轉身將蘇玄鶴方才那磨好的豆漿放到另外一個瓦罐中,加入事先在旁邊裝好地水,上了灶臺不停地用長長地木棍翻攪,等到豆漿翻滾起來之后,快速倒入草木灰。 “二壯來幫忙!”蘇青鸞情急之下也叫了二壯同學地小名,這讓他稍微有一些不爽——畢竟他現在已經完全明白,比起二壯,“玄鶴”這個名字更好聽一些。 不過看在吃的份兒上,蘇二壯小朋友決定不去計較。 蘇玄鶴雖然才不到八歲,手上卻是有把子力氣的。在他的幫忙下,蘇青鸞把“豆漿”轉移到一個事先墊了白紗布,約莫二尺見方二三寸深的方形無頂木盒子——那便是蘇家平素壓豆腐用的木盒子。 等到豆漿都倒進去,眼見著那豆腐漸漸凝固,蘇青鸞將紗布蒙上去,蓋上配套的模板,又在左右兩邊各壓了一個泡菜壇子,便暫且不管它了。 “成了!”蘇青鸞拍拍手上的木屑和豆漿渣,“你們先出去玩一會兒,待會就能吃到好吃的嫩豆腐啦。” 把兩個弟弟妹妹哄出去,蘇青鸞又凈了一次手,從放糧食的柜子里翻出一只布口袋,看了看上面寫的字,倒出來一些豆粉放在搪瓷盆里面。 今天由于沒有出攤子,就剩不下什么卷餅。因而晚上蘇青鸞便想著吃貼豆餅子。 將豆粉攪拌成微微一抓便成型,并且微微潮濕滲水的程度,蘇青鸞便把那裝了豆餅子的盆上面又扣上另外一只盆,放在外面陽光照射得著的地方。 蘇青鸞忙活完豆餅子,又轉身去看那豆腐,由于兩只泡菜壇子并木頭板的重力,那豆腐已經壓得了。 這么一塊二尺見方的豆腐塊,雖然不算厚重,對于蘇家來說也是吃不完的。 于是,蘇青鸞干脆將豆腐分割成相等的幾塊,留下蘇家夠吃的分量,剩下來的都分送給鄰里鄉親,然后得到鄉親們類似咸魚、肉脯、菜干、雞卵等等的食物作為“謝禮”。 蘇青鸞看著手中拿著那一堆吃食笑得有些無奈:這幫子鄰居就好像生怕她吃虧一樣,不過送了一塊豆腐,就這樣大包小裹的拿東西出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