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聽阿娘這么一說,方才還在新的圓領袍映襯下好一副濁世翩翩佳公子狀的蘇玄鶴瞬間破功,委屈巴巴地看著妹妹一身鵝黃色鮮亮的小裙子,扯了扯自己的箭袖:“阿娘,這袖子有些緊……” 楊氏笑道:“這便是如此款式,省的你整日爬高鉆低,跟猴兒似的,這般衣袖活動著也方便。” 自然,如此淺色調的衣服不能讓熊孩子平素泥地里打滾用,所以楊氏特意說明:這件衣服只乞巧節那一日可在逛夜市的時候穿一穿,尋常時候還要換上粗麻的短褐還有比甲這種方便靈活的衣服款式,而顏色也是玄色、深藍色、棕褐色這種經得住臟污的偏深的顏色。 蘇青鸞倒是沒有什么,她近日知了著男裝的好處,整日都是一身玄色短褐,頭束深色發巾,倒也不操心穿什么了。 不過對于楊氏的手藝,蘇青鸞還是暗自吃驚——這三套衣服按照三個孩子的年齡和特質,分別做了不同的款式、紋樣設計甚至還在原本的布料上增添了各種細節,這讓蘇青鸞不禁問道: “阿娘,這三套衣服都是你自己做的?” 楊氏詫異地看過來:“自然是我自己做的,不然誰還能幫我不成?” “哦……不是的。”蘇青鸞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耳朵,“我看這三件衣服各具特色,而且又這么精美,還以為是外面成衣鋪子里面的成品……” 楊氏笑道:“咱家哪里有那許多銀錢買成衣?一套外面現成的衣裳,便是普通面料,也要二三十兩呢。” “二三十兩?!”蘇青鸞炸毛,“搶錢啊!” 她曾經研究過,晟朝的匯率差不多是一千文錢為一貫,一貫可以兌一兩銀子,十兩銀子可以兌一兩金子,而這里的銀票最少面值是十兩銀子或一兩金子。 而一文錢,差不多也就相當于她現代一塊錢在二三線城市的購買力。 所以一碗素面差不多五文,一個胡麻燒餅一文到兩文,她那個“卷百財”則是由于菜多分量大味道好,可以賣七八文一份。 而加了肉食的“千絲卷”,一份則能夠賣出二三十文——這又同餡料的不同有關系了。 蘇青鸞咋舌:“所有的成衣鋪子都這么貴嗎?” 楊氏倒是反而好奇地問道:“大丫覺得一套衣服要多少銀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