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這時,林染看到海底泥沙突然翻動起來,一條奇形怪狀的魚類從泥沙中竄出,直接捕食了一條小魚。 這條怪非常扁,近似圓形,兩眼均位于頭部左側,身體的左側呈淺褐色,分布有不規則的斑點,腹部顏色較淺。 身體上分布著明暗斑塊,猶如沙漠一般。 直播間很多觀眾認出了怪魚的身份,不停的發送彈幕進行科普。 “是多寶魚,它具有埋伏捕食的能力,剛剛就是在捕食。” “漠斑牙鲆,原產于美利堅大西洋沿海,后來我國東南沿海也有養殖,俗稱歐洲比目魚,在國內也被稱為多寶魚。” “原來是這樣,多謝科普,之前還奇怪為啥有人說多寶魚,有人說漠斑牙鲆。” “多寶魚皮下和鰭邊含有豐富的膠質,體內無小骨亂刺,出肉率高,肌肉豐厚白嫩,膠質蛋白含量高,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具有很好的滋潤皮膚和美容的作用,且能補腎健腦,助陽提神,經常食用,可以滋補健身,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在我們這里養殖的多寶魚差不多在三十四一斤,而且還有漲價的趨勢。” “看著多寶魚的樣子估計是從漁場內跑出來的,可以說是半野生的多寶魚了,價格估計更貴。” 林染自然也認出了多寶魚的身份,隨后朝著再度埋入海底泥沙的多寶魚游去。 多寶魚肉質鮮嫩、口感清香,被稱為“海中雉雞”,是制作魚排和魚片的上好原料。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因此林染想看看這里多寶魚數量多不多,值不值得下網捕撈。 多寶魚十分擅長偽裝,它可以將整個身體埋藏在海底泥沙中,只漏出眼睛觀察四周,用來躲避危險以及埋伏捕食。 普通人很難憑借肉眼發現埋藏在海底泥沙中的多寶魚的。 不過林染在海里的視力甚至比在陸地上更加強悍,而且他還對海洋和魚類十分熟悉,只要靠近之后能夠發現進入偽裝狀態的多寶魚。 借助推進器林染從這只多寶魚身上游過,在周圍進行探索。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林染竟然發現周圍竟然隱藏著數以千計的多寶魚。 而且以他的經驗,能夠看得出其中大部分都是三四公斤的大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