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子蕭鈺主動向眾人道歉,認錯,態度謙恭。 他乃儲君,他就是不道歉,眾人還能說他的不是? 而且,他當眾被皇后娘娘責打,有損顏面。 要說罰得重……除了那些故意不來被罷免的官員,太子受的處罰才是最重的。 他還能如此表態,不由讓官員們由衷覺得,自己被殿下看重,被尊重了。 這也讓他們更加敬重太子的人品,涵養。 溫錦打了蕭鈺一頓,罰了臣子們。反倒讓蕭鈺和這些臣子們的關系更近了。 溫錦一行,離開大安郡后,一路北上。 因為韓獻的道法,仍然沒有恢復。 眾人便只能老老實實地行路。 溫錦和玥兒,真不負“錦鯉”之名。 她們行至哪里,哪里就風調雨順。 溫錦雖著急趕路,但也沒有對路上所遇之事,袖手旁觀。 遇著生病的,她就行醫施藥。遇見不平之事,她也順手鏟平。 玥兒一路上,見識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甚至還學了些方言。 因為有韓獻跟著,她便常向韓獻詢問道法上事情,路途迢迢,有玥兒在,便也多了許多童趣。 蕭昱辰倒是每隔一兩日,就派信鷹給溫錦和玥兒送來書信,或是小小畫作。 溫錦有時有時回信,有時則不回……她不想讓蕭昱辰那么輕易地判斷出,他們行至何處了。 免得他再給她使絆子。 雖然韓獻說,“皇上若真修了《天啟》道法,能逆改時運幫助娘娘……那娘娘即便不回信,皇上也能判斷出娘娘身在何處。” 溫錦瞪了他一眼……還不準人自欺欺人了? 這一路上,有溫錦從空間拿出的瓜果蔬菜做一部分補給,雖有奔波勞苦,卻把這一行吃得人強馬壯。 路上走了一個多月,總算臨近京都。 “離開的時候,還是初春。如今眼看都要入冬了!” 眾人不由唏噓感慨。 溫錦也從車窗里探出頭,看著闊別了大半年的京都。 京都高闊的城門,透出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京都城門口,總是那么繁忙,進出城門口的人,絡繹不絕。 “咦?”溫錦眼神兒不錯,她目光一凝,“停車。” 大隊人馬,停了下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