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和糖,越少越好-《享“瘦”其实很容易》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油和糖,越少越好

    很多人都有个天大的误解——吃植物油不会长胖,结果在大桶吃油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

    古代的生活是“生态限制”,大自然只能给人提供有限的食物,想多吃也吃不到;几十年前的生活是“经济限制”,没钱购买食品,想多买也买不起;现在的生活则是“理性控制”,食品极大丰富,手里也有不少的闲钱,完全要靠理性来抑制购物和多吃的冲动。

    在温饱时代,都喊着“民以食为天”;一旦进入小康,就变为“食以味当先”。油脂的确能够让菜肴风味迷人,让点心质地可口,让感官享受极致飞扬。

    不过,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油脂自然是越少越好。植物油也好,动物脂也好,其中含的都是脂肪。在控制血脂方面,不同脂肪差异很大;在让人长胖方面,它们可是没有差异的。很多人都有个天大的误解——吃植物油不会长胖,结果在大桶吃油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不知这个可怕的谣传到底出自何处。

    一般来说,二三十克优质脂肪就可以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而现在都市人每天实际上摄入的脂肪大概有七八十克,有的人甚至超过百克。调查发现,北京居民每天光是烹调油就要吃83克,加上鱼肉蛋奶坚果零食当中的脂肪,百克哪里打得住。难怪北京成为全国的“首胖之区”。故而,为预防肥胖考虑,提倡在炒菜时尽量少放油,或是把过去油炒的菜改为凉拌。

    如果完全不吃脂肪的话,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k就无法吸收,因为植物细胞是有细胞壁的,如果不加热,细胞壁就很难软化,如果不软化,细胞壁里面包裹着的部分就释放得不彻底,而细胞壁大多是一些纤维,这样就会带着营养物质直接穿肠而过,无法被人体吸收。

    有些朋友实施水果减肥法或蔬菜减肥法,每天除了水果和蔬菜别的什么都不吃,这样就很难吸收那些脂溶性维生素,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生吃胡萝卜,是很难吸收其中的胡萝卜素的;凉拌胡萝卜,再加一点儿香油,效果能稍微好一些,但还是没有直接用油炒的效果好。其实只要放很少的油就足以帮助维生素吸收,不需要用油把菜泡住。

    控制油的摄入量,不仅仅是在烹调中加以注意,还要选择含油量少的食物。

    有些食品以油脂作为主要原料,或者本身脂肪成分特别高。比如说拌沙拉的蛋黄酱含油80%左右,千岛酱含油50%左右。但是人们在拌沙拉的时候,总觉得沙拉酱放得少就不好吃,而多放沙拉酱其实就等于多放油。还有一些食品,如黄油、奶酪酱、花生酱、芝麻酱、沙茶酱、加饭酱、香辣酱等,都含有大量的油脂,要控制体重,也就需要控制它们的数量。

    油还会藏在食品里。一些食物中“油水”相当大,但人们根本吃不出来。比如说,曲奇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的脂肪含量,但在吃的时候并不觉得油腻。蛋糕和酥性面包中也都含有很多脂肪,比如蛋糕的配料是面粉、糖、油和鸡蛋,这四样主料基本是1∶1∶1∶1。还有慕斯、冰淇淋等含油量都很高,最好不要经常吃。

    和油一样,糖也是改善食品口味的一大利器。有糖的食品实在是太多了。人一天摄入100克糖简直是轻而易举。冰淇淋、蛋糕、饼干、小点心、糖果、果脯、蜜饯、面包、蛋卷等等都含有大量的糖。

    甜饮料是糖的一个重要来源。一年到头都不喝甜饮料的人几乎没有,尤其是夏天,会喝得更多。比如说一瓶1.25升的大瓶“可乐”,其中10.5%是糖,那就大概是130克糖。

    正常的果酱平均含糖量是65%(糖的浓度达到比较高的值就能抑制细菌,可以用来保鲜),早餐中的一大勺果酱中大概有20克糖。糖块一般含有百分之**十的糖,巧克力含有50%的糖,点心一般含有20%的糖,果冻也含糖10%左右。因为人对糖很不敏感,几乎正常甜味的食品含糖量都已经在10%左右了。

    糖能给食物增加美味,这就更容易让人多吃东西。比如,甜面包和咸面包给人的饱腹感差不多,但能量却要高出很多,而且,甜面包口感更好,更容易吃下去。

    吃糖可以让人在毫无感觉的状态下悄悄增加热量。它还会快速升高血糖,不利于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病。而糖占据了食品的一部分重量之后,却几乎不能提供什么营养成分。因为糖是精炼过的产品,是很纯的蔗糖,既不含蛋白质,又不含维生素,也没有什么矿物质。身体要代谢糖,还需要额外消耗维生素。所以吃糖多的人,饮食质量就会下降,很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那些实在离不开糖的朋友,提倡用酸奶或水果来替代糖果、点心、蛋糕。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