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王黼其人-《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
第(1/3)页
當時,那徽宗見高俅、楊戩退出,便抱起李師師,上了床鋪。
李師師雖不知此人便是徽宗皇帝,但知道此人絕非尋常之人,自然是放出手段,百般奉承,兩人遂浪蝶狂蜂,游戲起來。
自古便有民諺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
這徽宗皇帝貴為天子,家里放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美人云集,早已厭煩,如今猛然頗費周折,偷到了京師名妓李師師,心里自然是另外一份驚喜和感受。
一番風雨,數度春秋,徽宗自覺味道鮮美,歡愉無比。
事畢,李師師拿出紙筆,請徽宗皇帝題詞。
原來,李師師也有一怪癖,就是但凡到她這里來的,只要略通文墨,都要留詩詞一首,以作紀念。
怪道里后來連宋江那廝都有詩詞留于李師師處!
見那徽宗雍容華貴,風流倜儻,儒雅風趣,李師師自然放他不過,便要徽宗題詞一首。
徽宗詩詞、書畫,絕貫古今,譽滿海內,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炫耀的機會。
于是,徽宗提筆,用他那獨一無二、流傳千古的“瘦金體”書法,揮筆題詞一首。
詞曰:
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含情。□□□,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涌。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忒顛犯,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
因徽宗此詞寫得太過于露骨,內容太低級下流,全沒有一朝天子的莊重,輕浮孟浪,故請未成年人在閱讀此段時,只管略過便是。
當時,師師徽宗,兩人琴瑟相和,好不歡暢。
無奈,春宵苦短,不知不覺,天色已晚。
高俅、楊戩二人趨入,幫徽宗整好衣服。
三人像偷了東西后的賊一樣,心虛不實,慌里慌張,辭別李師師,直奔后宮而去。
后宮中,高俅、楊戩又幫徽宗脫去便服,穿上龍袍,才擁著徽宗,晃悠著去上晚朝。
大殿中,文武兩班大臣早已站立多時,專候天子上朝,商論國事。
徽宗人坐朝堂龍椅上,心里還惦記著李師師,哪有心思去理論朝政。
故此,龍椅上的徽宗,坐立不安,神思恍惚,面上表情,一時三刻,變幻不停,時而歡喜,時而猥邪,弄得那上奏的大臣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觸怒龍顏,自找苦吃,故此三言兩語,敷衍講完,算是了事。
原有一些準備進本上奏的,正拿不定主意是當奏不當奏時,高俅急趨出列,高聲說道:“諸位大臣,天子陛下,萬事皆知,有緊要事,速奏;若無緊要之事,卷簾退朝,好讓天子陛下安歇龍體,運籌長遠之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