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自扇耳光-《大唐盗帅》


    第(2/3)页

    在杜荷赢了阿史那结社率之后,也没有什么人敢来与杜荷挑战了。强悍的实力,摆在那里,所有想要挑战的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三分实力。

    李世民笑道:“看来贤婿,这青年一辈第一好手,已经是名至实归了。”

    杜荷却道:“陛下,天下英才何其之多,小婿可不敢担当这第一的称呼。至少在小婿识得的人中,有一位武艺与小婿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李世民见杜荷难得的谦虚,讶然道:“那朕倒想见一见究竟是何人了!”三年来的相处,他哪能不了解杜荷的为人。

    杜荷虽然没有阿史那结社率这般让人厌恶的傲慢,但骨子里有着能者的傲气。若非是真正有本事有才学的人,他是不会如此举荐的。这三年里,杜荷唯一举荐的一个人就是刘仁轨。

    刘仁轨如今在江南干的红红火火,一身的才学得到了展现,假以时日,入朝任相也犹未可知,足见杜荷识人之能。

    今日在众人面前,杜荷第二次举荐人才,这让爱才如命的李世民不得不对之万分重视。

    杜荷道:“他是龙门修村人,姓薛,名礼,字仁贵,论武艺实不在小婿之下。由于祖上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自幼研习兵法、韬略,有着很深的造诣,现今在小婿麾下担任校尉。”

    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梦应贤臣一事,李世民也是第一次听到此名,自然没有半点映象,但却相信杜荷的眼光,更有着求才若渴之心,热切的笑着,让薛仁贵出来一见。

    杜荷让薛仁贵出来。

    薛仁贵作为一介草民,心中ji动自无法言语,但他天xing沉稳,也不表lu任何情绪,大步走出拜见,一举一动,并无任何失当之处,配合那沉稳的气质,使人有种定非池中之物的感觉。

    观人、识人是一种很深的学问。

    李世民作为皇帝,阅人无数,那双眼睛老毒辣了,仅从气质便看出了薛仁贵的不凡,兼之杜荷的隆重举荐,更是表明这薛仁贵绝非只是武艺高强,武艺仅仅只能算是他的强项之一,当即道:“既然贤婿如此赞扬这位薛校尉,不妨乘此机会lu上让我等大开眼界。你们二人谁胜,谁便是今日这篝火晚宴的第一,也是朕这枚玉佩的最终得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