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伟大复兴之祥瑞-《光绪中华》
第(2/3)页
没过几天,欧洲的消息就有传来,德国的小城吕塞尔海姆继奔驰和戴姆勒之后,出现了第三家生产汽车的公司——欧宝,这个以生产缝纫机和自行车发了大财的公司,正是进军汽车产业。而在欧洲的南方,沉浸在低迷的气氛中的意大利出现了一家同样在后世令世界震惊的公司——菲亚特。
汽车正在渐渐的进入人类的生活。
与之相匹配的,依托延长油矿的中华石油公司也在延安府成立,新疆,青海,四川,玉门四地的油矿已经进入实地开采阶段,产地通往通都大邑的交通配套设施也已经完备,石油工业在目前同样是由国家专管。
应着这个景,一辆进献给我的汽车,由沙河启程,在经过了接近两个小时的行驶后,安然抵达西华门,驾驶者正是已经经教化部程序归化入籍的梅巴赫。
“陛下——”远远看到我的御辇,梅巴赫得意洋洋的挥着手,拄着竖在车头的明黄龙旗,停下车子兴奋的站了起来。一旁的内侍宫人侍卫等都看的不由得发笑。
接到消息就赶过来的我,微笑着止停了御辇,下了车便急于一睹他这部最高时速已近能达到四十公里的新制汽车,急冲冲的向前走去。
梅巴赫也是下了车来,颇为滑稽的学着什么人打了个千,看上去还是很熟练,看来平时也没少用。但他那金发碧眼的样子,实在也太过搞笑,我还是不由笑了起来。
“请陛下赐名——”梅巴赫见我要他起来的手势,起得身来便向我张口要御书。
我看了看他身后的那些摆好照相机的外国记者,与获准入内的《中华时报》记者,用指尖点了点他的肩头道:“只怕还要朕试驾吧?朕给你做广告么?朕得在你公司里有股份才行啊。”
见他狡黠的笑容,我却也甘心上这个当,在一片镁光轻微的爆破声中,我登上了他的汽车,依照着梅巴赫的指点,换档,踩下离合器,起步。。。
汽车缓缓的向前移动了几步,我知道这也是意思意思而已。笑着停下了车,拍了拍梅巴赫的肩膀道:“放心,朕不要你的股份,嗯,赐名嘛,回头朕让人送给你,就叫。。。中华吧!中华的汽车,中华的好子民!”我拍着他的肩膀,一语双关的对他说道。
梅巴赫激动不已,眼角甚至还有泪光,恭敬的说道:“如果没有陛下,便没有小民的今天。”随即下得车来,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
我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车子也下了车,朝梅巴赫道:“你还是不习惯中华的跪礼啊。好嘛,朕就迁就你,你为我中华作出如斯贡献,朕又何需在乎这点虚礼?”转身把梅巴赫拉到身边,转向记者云集的方向,大声宣布道:“你也不用小民小民的了,既已入归我中华圣化,又献如斯巨宝于朕,朕自有重赏,不过不是赏金赏银,朕还要赐你姓氏。爱新觉罗本意为金,朕今日就赐你金姓,可加在你父姓之前。朕也希望你的公司,能够一日速成,为我中华生产更多的中华车来。”看了看有些兴奋的梅巴赫,收回了本要赐他汉名的念头,笑了一笑,随即朝记者们再次高声道:“你们也不用光替他登新闻,朕的话你们也都记下了,自即日起,凡归化我中华者,朕绝无亏待之理。这位金先生,就是榜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梅巴赫跪倒在地,发自内心的高呼。
他有理由感谢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在这里取得了他从没有想到过的成功。
在一派和祥的气氛中,我收下了他进献的中华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车。当然,我是不会对这种车有太多的兴趣的,出于某种目的,当天下午,送给他们我的赐名帖的太监便传了我的旨意,不,是订单,额外再定购三辆。出于某种目的,我将要把这三部汽车赐给三位亲王。
正月里,除了削发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冲击外,最大的冲击就是来自内阁最高长官张之洞请旨颁行的各项刺激工业发展的法令,民间资本进入工业,是他这一年冲击的重中之重——利用手中的权力,他走了一招险棋:在二五期间内,冻结全国土地买卖四年。
这着险棋的意义实在极为重大,这也让我在面临他呈上来的这个决定时,也不由一呆。的确,这样可以制止土地兼并的进一步恶化,也同时可以刺激游资进入工业。但是他这一招,得罪得不是别人,而是他这一个官职,他所在的党派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大地主阶级。
看来他为了兑现他应承我的工业数据上的诺言,他豁出去了。
当然,那些地主们很快就会发现,工业带给他们的回报将会是农业无法达到的,但是在初期,他是肯定要冒险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