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上善若泪水-《爱与性的实验报告》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我见过在大街上嚎啕失声的女子,也见过在酒吧里独自潸然的她们,各种场合,各种情形,那些流出过或未流出过的泪,铭记了一场场撕心裂肺的感情。关于“爱”之一字,我有过无数论断,但毫无疑问,每一个都和覆灭感有关。爱情发生的时候,当事者永远是渺小的,脆弱得不堪一击,而女性的性格特质注定了她们更多承担这一角色。想要逃离此种命运,路程乃非常艰难,因为,无论多少险阻,没有人会和你同行。

    还记得当年读《在路上》,觉得里面唯一有道理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永远得不到安宁,除非男人跪在他们的女人面前请求原谅。

    一场痛哭流涕的发生,意味着某些美好和信念刚刚遭到摧毁,是失望绝望无望最直接的情绪表达与倾诉。虽说哭泣之后,能让人得到暂时的平静,但明天或下一站,依然有伤痕累累的现实境遇避无可避,则“哭”到底何为?它对人类的意义何在?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2008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罗滕伯格(jonathan  rottenberg)和劳伦·拜尔斯马(lauren  m.bylsma)通过大型样本采集,来考察哭泣行为对人有没有好处。这个研究比起此前很多同类研究来说,独到之处在于它没有使用实验室样本,所涉及的哭泣皆自然发生,避免了实验设计带来的种种引导性偏差。他们发现在3000人次的哭泣事件中,声泪俱下一番能否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调查中,1/3无助于好转,1/10出现了更糟。这种不同的造成,可以参考的一个解释如下:人在哭时,有两类生理现象分别能够起到正反两面的调控情绪作用,比如呼吸变缓可促进平静到来,而心跳加速以及出汗又不利于保持平静,则真正的效果如何,要看谁消谁长。

    2009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奥伦·哈森(oren  hasson)在《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sobel)领导了这一课题,他们通过两个实验得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结论:第一是哭泣的一张脸的确会降低女人对男人的性吸引力;第二是尽管女人的泪水会抑制男人的性唤起,但他们的同情或说移情并未因此提高太多。

    这是否意味着,哭泣更多是雌性的信号,但无助于敦促雄性去解决引起悲伤的问题?

    无论如何,哭泣依然是美丽的天性,只属于女人。唐纳薇表面被人认为是冷感低温无心无肺族类,但私下里却从不避讳哭泣,一草一木皆可成为哭的理由,一词一句都曾催生悲悯,至于那些失败磨难的情爱也基本上借由一恸泯恩仇。某些时候,生活确确实实涂满了狗血色彩,离谱得叫人发狂。接受一些,拒绝一些,评判留在心底,而往事且让它们随眼泪去。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