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佛门立场-《驾临修真界》
第(2/3)页
而玄苦大师却是非常满意古灵风所问出的问题,回答道:“‘佛’乃觉悟,自我觉悟,觉悟他人,示为‘佛’。”
古灵风说道:“‘佛’乃仁慈,‘佛’乃仁爱,‘佛’乃大智,‘佛’乃大悲。其实佛祖‘释迦牟尼’这四个字中,就已经解释了什么是‘佛’,什么为‘佛’。”
听到古灵风的这句话,玄苦大师不由的笑了起来,道:“没想到小施主小小年纪,就能领悟出何为‘佛’,真是天纵奇才呀。”
“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简单的说,“佛”就是“觉悟”,再简单的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透彻觉悟的人。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3年前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的本名为悉达多,姓为乔达摩。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就是觉悟的意思。
古灵风说道:“明白这些又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明白这些就能达到一个无上境界的话,那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争斗了,再也没有欲望了,再也没有贪婪了。”
“小施主说的没错,就是因为小施主所说的这些话,所以我们这些佛门弟子几千年下来都在不停的努力。”
“努力?那请问大师,你们的努力,得到了多大的效果?”
玄苦大师回答不了古灵风的这个问题,是呀,有些事光靠努力是没用的,还要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先不说普通的世界,就拿修真界来说吧,不知大师对于如今的修真界有什么看法?”
从什么是“佛”,带入到修真界中的情况,这也是古灵风的最终目的,从玄苦大师的口中得知自己所想知道的事情,佛门跟飘渺界之间的关系。
“小施主,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换个地方聊吧。”说罢,古灵风跟玄苦大师来到了金山寺的后院,这里比较安静,没有信奉者会跑到后院来,甚至连一个小沙弥都没有。
在这后院有一个小小的凉亭,古灵风跟玄苦大师在凉亭内坐了下来,玄苦大师问道:“不知小施主到底是何人?贫僧看小施主的气度不凡,应该不是普通的修真者才对。”
“没错,我的确不属于修真界的一员,但对于修真界,我却有很大的兴趣。”
“兴趣?贫僧不太明白小施主的意思,小施主所谓的‘兴趣’,是何意?”
“大师,你能不能先告诉我,大师你对于现在的修真界有什么看法?我所说的修真界,是包括了飘渺界在内。”
玄苦大师的脸色微微一变,道:“哎,如今的修真界已经不像千年前了。在千年前的修真者,人人都为飞升得道而努力修炼着,虽说修真是逆天而行,但在每一个修真者的心目中,都存在着一个最终的目的,那就是飞升成神。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神界的消失后,修真界中人开始变的贪婪,整天就知道追求名利,甚至不牺在普通世界里开公司,扩张各自的势力范围。而飘渺界这一千年来的所做所为,也都是为了巩固他们在东方大地的权利,不停的吸收势力,想方设法提升力量,导致心中早已出现了邪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