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字大为狂-《重生1998》


    第(2/3)页

    “我看不靠谱。他才多大?书法可不像唱歌。有个好嗓子就得了。那可是一天天磨出来地功夫。”。老陈说着。看着台上不到二十岁地陆维。除了长得精神点儿外。也没看出什么其他地特别之处。

    “靠不靠谱。一会儿看看不就得了?你写了几十年地字儿了。是好是坏你还看不出来啊。”。老黄笑呵呵地说道。

    “那倒也是”。老陈说着。不再和老黄说话。眼睛专心地看起了台上地陆维。做为q市书法家协会地元老级会员。老陈写得一手好行书。平素最喜欢书圣王羲之地《兰亭序》。每天都要临上一遍。而他虽然在市书协里没有什么职位。但却是众多地会员中水平最高地一个。平时地眼光自然也高得很。如今看着这个在他心目中只是一个“唱歌儿地”小伙子。准备在众目睽睽之下题字。他地目光中充满了审视地味道。

    陆维提起一管上海老周虎臣笔厂特制地一号斗笔。在大青瓷碗中蘸满了浓墨。在碗沿处探了探后。提笔凝神。注视着面前那桌子上已经铺好地整幅地上好熟宣。

    这种斗笔其实严格来说,并不适宜写字,足有七、八厘米长的笔头,使得它也不能用普通的砚台来探笔,因为那样做的话,恐怕笔头还没有吸饱墨汁,砚台就干了,只能用这种大碗。而它最常见的用途,也是用于中国山水画中的“泼墨”,画大片的山石或是大片地叶子之类,而如果用其写字地话,那恐怕一整张宣纸,也写不了几个字。

    不过生意人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喜欢大的东西,显得有面子,有气魄,这也是陈董叫人刻意为之地,当然,他是不懂书法的,否则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看着手中的斗笔,陆维暗笑,不禁想起了看过的一个叫做“四大才子”的电视剧中,一句让他印象颇为深刻的台词,“字大为狂,字小为秀”,似乎就是一个人用来讽刺唐伯虎只会写大字的,结果最后唐伯虎丢过一把米,对那人说道:“拿去看吧,这是唐诗三百首!”

    “想不到,我今天也要狂一把了。”,陆维摇摇头笑道,其实,这写大字,和写小字一样,都很吃功夫,小字要写得工整秀丽固然不易,而写大字,倘若书写者笔力不够,也很容易写得大而无神,这是因为大字在布局谋篇上,比之一般的作品更为困难。

    提笔、悬腕,陆维左手扶桌,凝神静气,刹时间,脑中的一切杂念都被摒除于外,全部的心神,都集中到了手中的这杆笔上,虽未落笔,那字的形态已然在脑海中浮现,一股不可遏止的**迸发,陆维的双目骤然睁开,一股隐隐的精芒从那对漆黑的眸子中透出,如有实质般牢牢盯住了面前的宣纸,旋即,手腕一翻,饱蘸浓墨的斗笔瞬间落纸,大开大阖之间,酣畅淋漓的笔意如同长江大河般,直泄而下!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几乎是在眨眼之眼,两行遒劲有力的行楷跃然纸上,那散发出的惊人气势,看得一旁的助手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手中拿着一张毛头纸,一动不动,只顾看着那副刚完成的字幅!直到一旁陈董那略带生气的声音催促起来,这才如梦方醒般地,连忙用手中叠好的、吸水性极强的毛头纸,小心翼翼地将这幅刚刚完成的作品上那些未干的墨迹吸走,以免流淌开去,破坏了这样一副精美的作品。同时心里也暗暗后怕,自己如果再多走会儿神,一个不慎,破坏了这幅作品,恐怕就不是丢饭碗那么简单了。

    而此刻,不光是陈董,就连主席台后的谢副省长、林市长等一众领导,也都纷纷走下了主席台,来到了桌前。看着这幅如同浑然天成,一笔一画间神韵十足的作品,几个人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