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九章 继续激战-《重生1881之崛起》
第(2/3)页
很快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伊丽莎白nv王级战列舰就中弹连连,5点20分,一发炮弹正中右舷,弹片切断了蒸汽管,白茫茫的蒸汽弥漫开去,整个舰桥的通讯机能暂时瘫痪。7分钟后,另一发炮弹击中艉炮塔顶盖,测距仪失去作用。
绝望之下舰长让右舷副炮向海面shè击,用水柱掩护撤退,但命令尚未执行,两发炮弹准确的命中右舷炮座,所有6英寸炮全灭,炮弹接二连三殉爆,102名官兵在四窜的火焰中非死即伤。
5点35分,两发炮弹几乎命中同一个地方,右舷水线下方10英尺处被撕开一个大dong,顿时右倾4度,燃油透过破口急速溢出,至此马来亚号总共被命中7发炮弹,不过伊丽莎白nv皇级战列舰无愧超无畏舰的称号,3百万英镑的建造费用物有所值,13英寸的装甲带扛住了德国305毫米舰炮的陆续轰击。她以24节的航速逐渐甩掉21节的国王级,距离逐渐拉开。
德国人很气恼的看着这一切,桔黄sè天幕下英国战列舰的侧面轮廓清晰可见,“用rou眼就能分辨出他们的炮管,像大甲虫的黑sè触角一样上下摆动,虽然连连命中,但该死的英国佬速度不减。”
5点27分,战场形势是:留佐对巴勒姆,德弗林格尔对勇敢,塞德利兹对厌战,互有攻防。英国人开始充分发扬15英寸炮的shè程优势,努力拉开距离。德弗林格尔干脆只用一座炮塔shè击以节省弹yào,
“显然对方的shè击也不够jing确,一轮炮弹的弹着面大致在300-400米的区域内。本舰中了两到三发大口径炮弹,每块钢板都在颤抖,每条通话管都传来低闷的爆炸声。”一位中尉回忆道。
塞得利兹的伤势更加严重,一发15英寸炮弹穿过舯部炮塔,使右边主炮失去作用;另一发炮弹击中已经瘫痪的凯撒炮塔,再次引起一场火灾;两mén6英寸副炮也失去战斗力。máo奇和冯?德?塔恩没中弹,不过后者唯一的炮塔于5点15分卡壳,完全不能使用。尽管已经失去所有主炮,舰长决定继续留在编队中,为同伴分担一些炮火。
“看来变成追逐战了”,舍尔纪录道。他相信只要集中炮火,英国的战舰会一艘艘被追上击沉,一点没有考虑为什么贝蒂掉头望北走。如果是逃回英国的话,方向应该是往西才对。公海舰队最前方的是保尔?巴恩克少将的第5战列舰队,旗舰国王号。他们最先追上马来亚和厌战,火力越来越密集,稍前方的巴勒姆和勇敢号战列舰固执的咬着希佩尔舰队,尽管此时可见度很差,留佐、德弗林格尔和塞德利兹还是接连被命中。
至此贝蒂舰队已经跑了差不多一个半xiǎo时,他知道德国人一定上钩了,虽然损失两艘战列巡洋舰的代价未免大了一点,剩下四艘战斗力尚算完整,狮号炮塔还有两座炮塔好用。“士气高涨。”
此时不倦和玛丽皇后的沉没只有少数军官和观察员知道,并没有散布开。不过狮号的枪炮官注意到另一件无法控制的坏事,天快黑了,可见度正急速下降。
减弱的日光和变厚的海雾,双方**的硝烟和烟囱,这一切都使得远距离的jiāo战变得困难,从4点40分转向到日落,两支战列巡洋舰分队总共进行过5次短促jiāo火。
“我们一次一次的改变航线接近敌人,搜索yin翳密布的海面,在雾气和烟雾中寻找可能的目标。每次发现目标后匆匆开火,他们就转向,消失在烟幕中。5点08分我们丢失目标;5点12分重新出现,5点33分再次消失;然后从5点38分到6点01分,这次时间较长,jiāo战距离从13000码到15000码不等。”一位英国少尉回忆。
在这种短促的jiāo火中,公海舰队的战舰更有优势。当时德国采用的测距方式比英国的先进。首先由测距仪解算出对手距离,然后在这个读数上增加一定距离,发shè第一发,再根据读数发shè第二发,最后根据读数减去一定距离发shè第三发。三发的shè程间隔相同,时间相近,可以根据弹着点快速修正弹道,这种方式被称为梯次测距。而皇家海军还是采用传统的二分法测距:首先发shè一发炮弹,根据弹着点调整下一发shè击,直到连续两发炮弹落在对方两舷,再取中间值。用这种方式测出正确距离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德国使用的光学瞄准具远远优于英国产品,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德舰的命中率较高。
排除技术上的微弱优势,舍尔也同样为视野烦恼,风向由西北变成西南,枪炮和烟囱喷出的黑烟使得西北方海面模糊一片,只有轻型舰艇偶尔在烟雾中出没。虽然报告说马来亚号已被重创严重倾斜中,但始终没能追上。希佩尔舰队以第二战列舰队的6艘老式前无畏舰拖着,航速只能保持18节左右。锅炉房也开始报告故障,从下午1点开始就拼命加速,以至大量煤渣来不及清理,管路阻塞事故开始频繁起来。许多水兵从中午开始就没吃东西,部分锅炉工逐渐表现出体力不支。
遵照5点20分舍尔“全面追击”的命令,希佩尔下令掉头向西北方前进,重新搜索对方战列巡洋舰,这无形中帮了贝蒂的忙。早在5点24分英国战巡已经停止撤退,掉头向东,防止希佩尔发现本土舰队的bi近。根据德国战史:“由于吕佐的电台已经彻底损坏,希佩尔无法向后方报告敌方的转向行动,因此他只能服从舍尔的追击命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