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送君千里-《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李安虽然木讷,却不是个傻瓜,他知道孝仁帝不可能让这个秘密泄露出去,然而唯一能让孝仁帝放心的只有死人。不仅自己,就是沈燕双、小万恐也不能幸免。他们已经成了孝仁帝的包袱,也是李彦的包袱。
“治病救人,乃医者分内之事,然医者不自医,也是众所周知之事。罪臣一生光明磊落,生死又有什么区别?”李安既知形势比人强,反而放开心怀,听孝仁帝问话,反而笑了。
孝仁帝心中有些犹豫,然权衡利弊,不得不咬牙叹气,大步流星,头也不回地出门远去。
次日,孝仁帝御驾回京,临走前不忘传旨让李彦进京,说是回京之后,再由群臣商议,决定任何职位。众人只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却不知孝仁帝另有隐情。剑云关由陈赟掌大将军印,却让吴浚为江州刺史,杨相为长史,却不知孝仁帝如此文武对调,是何用意?其他陈飞与伊宁诸将皆有封赏,重建州城,万民归巢,江州重于欢腾热闹起来。
李安留李彦在家聚了一日又留一日,过了半月,这才圣旨难违,不得不放行。曾冰鸿扮作老三马前卒,在楚军撤退那天早到江州,当日现身相见,李彦惊喜。此次远行,曾冰鸿说什么也要相送,李彦执拗不过,只得随她。
两人择日高高兴兴上路,李安也送出十里,终究不便打扰,便挥泪挥手而别。李彦也下马跪拜,目送李安身影不见,这才回身,却不知这是他们父子的诀别。
此时七月底八月初,阳光正好,天色蔚蓝,秋风和爽,李彦和曾冰鸿两人,并骑而行,信马由缰。远处农舍阡陌,鸡犬相闻,炊烟暧暧,缓缓直上,秋蝉啧啧,一片安详寂静。
曾冰鸿原说要送李彦进京,却没说送到何处,走着已出江州远矣。李彦也是不舍,一慢行,虽言笑不多,但彼此相视,足矣!两人相识相知一年有余,然像今日如此相依相偎,还是第一次。
待走近村庄,水面无风如镜,将千山万树皆倒影其中,残荷摇曳,蜻蜓悄然而立。枫叶殷红,孩童无赖,头枕其根,悠闲卧剥莲蓬。青涩少女蹴鞠罢,困依秋千架。
李彦下马,又扶曾冰鸿,一手将两马牵着,两人并肩而行。
所谓八月乱穿衣,曾冰鸿身上依旧是一件翠绿色的春衫,窄袖窄腰,配一条天青色的曳地长裙,显得袅娜纤细,清新脱俗。李彦一件长袖青衫,外套褙子,轻简随和。
曾冰鸿不知想些什么,嘴边小酒窝微陷,抿嘴而笑,双手握在胸前,看了李彦一眼,目光亮奕,轻绽春舌,口吐花香,道:“彦,我怎么觉得,每次见面,你都不愿跟我好好说话?”
李彦摸摸鼻子,目遇其脸,唇红齿白,腮现淡红,鼻腻涂胭,不禁心思荡漾,不好意思笑了笑。想想确实,自小先生讲的不是官道沙场,就是察言观色,至于诗书礼仪,反倒少之甚少。
“没有,只是人对时不对罢了。”李彦笑笑道。
曾冰鸿薄嗔含羞,“啐”了李彦一口,玉指作势刮着吹弹得可破的脸,做个鬼脸,笑道:“在别人面前便正正经经的,偏在我面前就这么厚脸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