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路-《风云金缕衣》
第(2/3)页
李彦小步快跑到书桌前,恭敬地跪下磕头高呼:“草民李彦参见节度使大人。”
读书人向来将功名出身看得极重。蒲松龄十次科举不第,依旧屡败屡战,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孔老夫子不是也说:“学而优则仕”。再看陈天海,显示二品身份的金装剑都要摆在书房里,似乎想天天都可以看到。李彦此举,既投陈天海所好,又含而不露地表明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二品节度使,一个是没有出身的草民。
陈天海搁笔呵呵笑道:“在家就不用拘礼了,起来。”
“谢大人”
李彦可不敢顺坡下驴,起身后低眉顺目、弯腰垂手恭立,甚至怕挡了门前的光线,侧身一旁。虽然听先生讲过陈天海,但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天知道这段时间有多少变化,况且人家最近升官了,所以李彦尽可能的表现出自己的恭敬与畏惧。
陈天海依旧笑容满面,温和中带着一丝好奇,道:“你就是司马大人的公子?”
李彦诚惶诚恐,又跪下磕头道:“草民不敢”
曾国藩每次见到来京城的地方人,总教导:“多磕头,少说话”。无他,做奴才的就得磕头。柳玭家训,“不可恃者,门高则自骄”,就是说不可仗着家势而自抬身价。李彦父亲是从五品司马,当然不敢在陈天海面前显摆,这是家教也是上下。李彦说了四个字,就没再解释,更是怕祸从口出,说多了反而让陈天海以为他是有意为之,适得其反。
陈天海抬抬手,笑道“起来起来,小哥不必如此,起来说话。”说时不动声色地将称呼也改了,显得更加亲近。
“谢大人”
陈天海见李彦反而更加的恭敬,心内苦笑。李安来江州已经十年了,头半年还在内衙敷衍,以后干脆搬了出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是在向他示意无心江州政务,还是在等待机会?当圣旨下来封他为关内路节度使时,还特意嘱咐,江州的其他官员的任免由他全权决定,朝廷概不过问。这时陈天海不禁想起李安来。朝廷真的如此放心自己,还是在示意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