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官场-《重生之无悔人生》
第(2/3)页
这一下子,可乐坏了幼儿园的陈园长,她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办老师,已经快50岁了也没转正,这次礼州镇开设幼儿园,由于和镇长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这才得到这个机会,被派去进修了三个月的幼儿教育后来担任礼州幼儿园的首任园长。
终于盼来了咸鱼翻生的机会,陈园长心头乐开了花,但这种喜悦没能持续多久,由于是第一次开园,大家对此还颇有些敬而远之,还要花不少钱,所以问的人多,实际来报名的却少之又少,已经开学三天了,总共只有四五个孩子,这这幼儿园还怎么开得下去?
她在这里愁眉苦脸,寝食难安,愁的头发都要白了也无计可施,只得不停找镇长想办法,倒不是她多么负责任,只是刚刚尝到了甜头,实在不愿意幼儿园就这么夭折了,那么自己又只有回去做自己的民办教师。毕竟这幼儿园再小,自己也是一把手啊。
镇长吴邦庆也很头痛,他这个镇长也是从原来的生产大队中一步一步熬出来的,好不容易在40多岁被任命为礼州镇镇长,当时也是意气风发,好不得意,可好景不长,原来赏识他的县委副书记前几年就退居二线了,上头无人,他的仕途也就一直原地踏步,甚至手下的人都开始有些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对自己阳奉阴违。那个副镇长更是仗着是现任副市长提拔的,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多次在会上给自己难堪,恨不得赶快把自己搞下课,好取而代之。
开办幼儿园这个事情他是当着一个政绩来做的,因为在一次给老领导拜年中,他无意从老领导那里听说新任市长王培元准备要在全市各个乡镇推行幼儿教育工作,但又担心这把火烧不好会有损自己的形象,正在犹豫。他便灵机一动:如果自己在礼州提前做好了幼儿园,为王市长推行做了一个好的开端和借口,那岂不能给王市长一个很好的印象?傍上王市长这颗大树,还怕自己前途无“亮”吗?
为了这场豪赌,他可是在常委会上一反过去的温文尔雅,拍了桌子摔了茶杯,强行通过决议,从财务上划拨了6万块钱和地皮用于修建这个幼儿园幼儿园。
可要是搞得不伦不类,先不说这钱白花打了水漂,还会被指责为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为做面子工程浪费政府财力等等。政府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做好了就是深谋远虑,行事果决,有魄力,做不好就是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更何况,他知道,这件事情好多人等着看笑话,等着自己倒霉了再踏上一脚,好踩着自己往上爬。尤其是那个副镇长正巴不得自己出这样的娄子,好借机把自己搞下来。
就在他们苦闷之际,没想到两三天不到,形势得以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仅镇上的适龄儿童基本上都送来了,就连附近乡村的儿童也来了不少,短短几天就有了240多个儿童,原定的三个班根本容纳不下,不得已吴镇长和陈园长连忙向上级部门汇报这一重大成绩,并向上级部门申请支援,当然,申请支援是附带的,工作汇报才是重点。
王市长正在发愁如何推动这项工作。近期中央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大力推行幼儿教育工作,王市长也希望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新上任后的突破口,好尽快打开局面,开展工作,虽然自己在省里有后台,但毕竟是外来户,要长时间打不开局面,工作可就很被动了。
正在此刻,居然就有下面的乡镇把捷报传来了,一个乡镇幼儿园,居然有240多个儿童入园,比城里一般幼儿园的人都多,这岂不正好说明乡镇农村有这样的需要吗?这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来枕头,正中王市长下怀?可把他高兴坏了,不仅亲自接见了吴邦庆,更是大笔一挥,立即调拨了七八个幼儿教师和相关教育、娱乐器材器械,而且还决定前往礼州幼儿园视察相关工作。
市长亲临检查工作,这是何等的荣耀?此刻,吴邦庆不仅长舒了一口气,度过了这次难关,更是庆幸自己终于赌对了,否极泰来,以后紧跟王市长的步伐,还怕没有进步的机会吗?
能将新任市长请来检查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吴邦庆一时间风头正盛,无人能及,镇政府的人再看自己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那个原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副镇长,躲着自己,会上完全不敢提任何异议,其他阳奉阴违的手下现在也是主动三天两头借口工作汇报来表示亲近,让他舒心不已。
吴邦庆兴奋不已,区委书记刘正明也高兴不已,不管市长是谁邀请下来的,毕竟是来礼州,说起来自己也光彩不是?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上头领导来礼州视察了,更不用说新上任的王市长哪里都没去,就先来了礼州,这还不光荣吗?于是不仅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呼,区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如此。谁不想在市长面前露露脸?给市长留点好印象,机会总比别人多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