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胡氏兄弟坐在椅子上一时说不出话。 镇海卫一干人也傻眼了。 张阿公在一旁提醒道: “张洛,清理石头这不是件难事。” “但是河道里沙石太多了。” “卫里去年找县里的赵典史来过。” “他说了河道上游铁矿林立。” “河里的沙石是一辈子都清不完的。” 胡实也跟着说道: “张阿公说的对啊。” “河道的沙石是上游的铁矿带来的。” “即使我们东山村所有人都来。” “也很难完成啊。” 张洛明白。 治理河道里的河沙是件很难的事。 没人相信他也正常。 治水这玩意从古至今都是重中之重。 张洛也从椅子上站起来。 对着所有人说道: “东山村出二十人,镇海卫出四十人。” “就可以把你们山道给清理好。” “而且河沙也能治理。” “让我们两边不要再受自然之苦。” 胡壮睁大眼睛问道: “张洛你真有办法?” 张洛点头说道: “这河不算太宽。” “可以用冲流法。” “解决河沙的问题。” “当然你们东山村还要出粮出钱。” 胡氏兄弟相互看了一眼。 还是有些无法相信。 要是一般人说既能疏通道路。 又能治好河沙。 解决百年之患。 胡氏兄弟早就一脚踢过去了。 可这话是从张洛口中说出来的。 胡家兄弟有些犹豫了。 张洛毕竟是读书人。 在明朝当读书人。 不光是能参加科举当官。 管理一方水土。 在民间乡村影响力也不小。 一些有功名。 但选择留在家乡。 没有入仕的生员,举人。 他们在家乡办学。 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东山村里只有两个捕快。 就能在村边为非作歹。 连军事卫所都不放在眼里。 张洛虽然还没成为生员。 但在县里也有了些名气。 受到知府和知县的同时关照。 还是县学康教谕的徒弟。 康教谕虽然没有品级。 但起码是举人出身的。 学官这样的官位。 在县里面也没多少个。 张阿公看向张洛说道: “张洛,你真打算干这事?” 镇海卫和东山村的这条河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