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夜行船(天文部)-《九郎资料集》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夜 航 船

    (明) 张岱 著

    《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著的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张岱为什么把他的著作取名《夜航船》呢?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他在《夜航船》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于是,张岱便编写了一本列述中国文化常识的书,便取名《夜航船》,使人们不至于在类似夜航船的场合丢丑。“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矣”。�《夜航船》,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个条目,涉及学科广泛,是一部比较有规模的古代百科全书。 张岱是明代历史学家、诗人,绝代散文家,浙江绍兴人,生于1597年,卒于1679年,字宗子,别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

    目 录

    序

    卷一 天文部

    象纬 日月 星 风云 雨 雷电虹霓 雪霜 露雾冰 时令 春 夏 秋 冬 历律

    卷二 地理部

    疆域 建都 地名 古迹 山川 泉石 景致

    卷三 人物部

    帝王(附后妃、太子、公主) 仪制 名臣(附奸佞大臣)

    卷四 考古部

    姓氏 辨疑 析类

    卷五 伦类部

    君臣 父子 夫妇(附妾) 婿 兄弟 叔嫂 姊妹 师徒先辈 朋友 奴婢

    卷六 选举部

    制科 乡试 会试 殿试 门生 下第 荐举 滥爵 官制 宰相参政 尚书 部曹 卿寺 宫詹学士翰苑 谏官 御史 使臣 郡守 州县 学官

    卷七 政事部

    经济 烛奸 识断 清廉 受职 致仕 遗爱 降黜 贪鄙

    卷八 文学部

    经史 书籍 博洽 勤学 著作 诗词 歌赋 书简 字学 书画 不学 文具

    卷九 礼乐部

    婚姻 丧事 祭祀 律吕 乐律

    卷十 兵刑部

    军旅 刑法

    卷十一 日用部

    宫室 衣冠 衣裳 饮食

    卷十二 宝玩部

    金玉 珍宝 玩器

    卷十三 容貌部

    形体 妇女

    卷十四 九流部

    道教 佛教 医 相 葬 卜算 拆字 杂技

    卷十五 外国部

    夷语 外译

    卷十六 植物部

    草木 花卉

    卷十七 四灵部

    飞禽 走兽 鳞介 虫豸

    卷十八 荒唐部

    鬼神 怪异

    卷十九 物理部

    物类相感 身体 衣服 饮食 器用 文房 金珠 果品 菜蔬 花木 鸟兽 虫鱼

    卷二十 方术部

    符咒 方法

    序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本贴转自书法江湖论坛 ,本贴地址:;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5-8 18:59 只看该作者

    卷一 天文部

    ◎象纬

    ⊙九天

    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浩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

    日、月、星谓之三光。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谓之七政,又谓之七曜。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

    ⊙二十八宿

    东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西方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分野

    角亢氐:郑,兖州。房心:宋,豫州。尾箕:燕,幽州。斗牛女:吴,扬州。虚危:齐,青州。室壁:卫,并州。奎娄胃:鲁,徐州。昴毕;赵,冀州。觜参:晋,益州。井鬼:秦,雍州。柳星张:周,三河。翼轸:楚,荆州。

    ⊙纳音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瘐辰辛巳金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水,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天裂阳不足,地动阴有余。

    梁太清二年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尺,阔二丈,光出如电,声若雷。

    唐中和三年,浙西天鸣,声如转磨,无云而雨。无形有声,谓之妖鼓;无云而雨,谓之天泣。

    ⊙忧天坠

    《列子》:杞国有人常忧天坠,身无所寄,至废寝食。比人心多过虑,犹如杞人忧天。

    ⊙三才

    天、地、人谓之三才。混沌之气,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天为阳,地为阴。人禀阴阳之气,生生不息,与天地参,故曰三才。

    ⊙回天

    天者,君象;回者,言挽回君心也。唐太宗欲修洛阳宫,张玄素谏,止之。魏征曰:“张公有回天之力。”

    ⊙戴天

    《礼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革。交游之仇,不与同国。

    ⊙补天

    女娲氏炼石补天。

    ⊙如天

    《通鉴》:帝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补天浴日之功

    宋赵鼎疏曰:顷者陛下遣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河之誓,终致物议以被窜逐。臣无浚之功,而当此重任,去朝廷远,恐好恶是非,行复纷纷于聪明之下矣。

    ⊙二天

    后汉苏章为冀州刺史,行部。有故人清河守,赃奸,章至,设酒叙欢。守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日与故人饮,私恩也;明日冀州按事,公法也。”遂正其罪。

    ⊙焚香祸天

    后唐明宗登极之年,每于宫中焚香祝天曰:“某,胡人,因乱为众所推,愿天早生圣人,为生民主。”

    ⊙威侮五行

    《通鉴》:帝启立,有扈氏无道,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启征之,大战于甘,灭之。

    ⊙五星会天

    《通鉴》:颛顼作历,以孟春之月为元。是岁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历营室。

    ⊙五星聚奎

    宋太祖干德五年,五星聚于奎。初,窦俨与卢多逊、杨徽之,周显德中同为谏官。俨善推步星历,尝曰:“丁卯岁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始太平。二拾遗见之,俨不与也。”

    ⊙五星斗明

    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五星斗于东方,杜松、刘全军战没于浑河及马家寨等处。

    ◎日月

    东隅,日出之地;桑榆,日入之地。日拂扶桑,谓之及时。日经细柳,谓之过时。

    龙(豕龍)

    《天文志》:日月会于龙(豕龍)尾。(豕龍)音斗。

    《广雅》:日初出为旭,日昕曰晞,日温曰煦;日在午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将落曰晡。

    《天官书》曰:日月薄蚀,日月之交。月行黄道,而日为掩,则日食,是曰阴胜阳,其变重。月行在望,与日冲,月入于暗之内,则月食,是曰阳胜阴,其变轻。圣人扶阳而尊君曰:“日,君道也。”于其食,谨书而备戒之,日食为失德,月食为失刑。

    ⊙日落九乌

    乌最难射。一日而落九乌,言羿之善射也。后以为羿射落九日,非是。

    ⊙向日取火

    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

    ⊙夸父追日

    《列子》: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之际,渴欲得饮。赴河饮不足,将北走大泽中,道渴而死。

    ⊙鲁戈返日

    鲁阳公与韩构战,战酣日暮,援戈挥之,日返三舍。又,虞公与夏战,日欲落,以剑指日,日返不落。

    ⊙白虹贯日

    刑轲入秦刺秦皇,燕太子丹送之易水上,精诚格天,白虹贯日。

    ⊙田夫献曝

    《列子》:宋国有田夫曝日而背暖,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其美者,以献吾君,必有重赏。”人皆笑之。

    ⊙白驹过隙

    《魏豹传》:人生易老,如白驹过隙。白驹,日影也。

    ⊙黄绵袄

    冬月之日,有“黄绵袄”之称。

    ⊙薄蚀(月肉)脁

    薄,无光也。蚀,亏缺也。朔见东方曰(月肉),晦见西方曰脁。(音肉。音挑。)

    胐未成明,魄始成魄。月初三则生明也,月十六则生魄也。

    ⊙翟天师

    干佑间尝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所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数息间,不复见矣。

    尹思遣儿视月中有物,知兵乱。

    《淮南子》: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胐明。至于曲阿,是谓朝明。临于曾泉,是谓早食。次于桑野,是谓晏食。臻于衡阳,是谓禺中。对于昆吾,是谓正中。靡于鸟次,是谓小迁。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回于女纪,是谓大迁。经于虞渊,是谓高舂。顿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薄于虞泉,是谓黄昏。沧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崦嵫,经细柳入虞泉之汜,曙于蒙谷之浦,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汉书》:新垣平文帝时,上言日当再中,臣以候知之。居顷之,日果再中。

    《释名》:月,阙也。言满则复阙也。晦,灰也。月死而灰,月光尽似之也。朔,苏也。月死后苏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望,月满之名也。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蟾蜍

    月中三足物也。王充《论衡》: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之奔月,是为蟾蜍。

    ⊙月桂

    《酉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有一人常伐之,树创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桂。桂下有玉兔杵药。

    ⊙爱日

    言子爱父母,当如爱日之诚。

    ⊙日光摩荡

    周主遣赵匡胤率兵御辽北汉,癸卯发汴京。苗训,善观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指示楚昭辅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陈桥,遂有黄袍加身之变。

    ⊙日为太阳之精

    《广雅》:阳精外发,故日以昼明。羲和,日御也。日中有金乌。《通鉴》:太昊有圣象,日月之明。

    ⊙日出而作

    尧时有老人,含哺鼓腹,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日亡乃亡

    桀尝自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

    ⊙如冬夏之日

    夏日烈,冬日温。赵盾为人,严而可畏,故比如夏日。赵衰为人,和而可爱,故比如冬日。

    ⊙东隅桑榆

    冯异大破赤眉,光武降书劳之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蜀犬吠日

    柳文: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群犬吠之。

    ⊙日食在晦

    汉建武七年三月晦,日食,诏上书不得言圣。郑兴上疏曰:“顷年日食,每多在晦。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促迫,故月行疾。”时帝躬勤政事,颇伤严急,故兴奏及之。

    ⊙太阴

    《史记》:“太阴之精上为月。”《淮南子》:“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中有玉兔。”

    ⊙瑶光贯月

    《通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枢,感瑶光贯月之祥,生颛顼高阳氏于若水。

    ⊙月食五星

    崇祯十一年四月己酉夜,荧惑去月仅七八寸,至晓逆行,尾八度掩于月,丁卯退至尾,初度渐入心宿。杨嗣昌上疏言:“古今变异,月食五星,史不绝书,然亦观其时。昔汉元帝建武二十三年,月食火星,明年呼韩单于款五原塞。明帝永平二年,月食火星,皇后马氏德冠后宫,明年图画功臣于云台。唐宪宗元和七年,月食荧惑。明年兴师,连年兵败。今者月食火星,犹幸在尾,内则阴宫,外则阴国。皇上修德召和,必有灾而不害者。”然实考嗣昌所引年月俱谬。

    ⊙论月

    徐穉,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耶?”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如月之初

    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赋初一夜月

    苏福八岁时,赋《初一夜月》诗,云:“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极图。”

    ⊙吴牛喘月

    《风俗通》:吴牛苦于日,故见月而喘。

    ⊙命咏新月

    明太祖见太孙顶颅侧,乃曰:“半边月儿。”一夕,太子、太孙侍,太祖命咏新月。懿文云:“昨夜严滩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孙云:“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未敢吞。”太祖谓“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

    ◎星

    ⊙北斗七星

    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之为斗。按《道藏经》:七星,一贪狼,二巨门,三禄存,四文曲,五廉贞,六武曲,七破军,堪舆家用此。

    斗柄东,则天下皆春;斗柄南,则天下皆夏;斗柄西,则天下皆秋;斗柄北,则天下皆冬。

    《史记》:中宫、文昌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台,三台。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泰阶六符

    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三台,乃天之三阶。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

    ⊙景星

    形如半月,王者政教无私,则景星见。

    ⊙始影管朗

    女星旁一小星,名始影,妇女于夏至夜候而祭之,得好颜色。始影南,并肩一星,名�朗,男子于冬至夜候而祭之,得好智能。

    ⊙参商

    高辛氏二子,长阙伯,次沉实,自相争斗。帝乃迁长于商丘,主商,昏见;迁次于大夏,主参,晓见。二星永不相见。

    ⊙长庚

    即太白金星,朝见东方,曰启明;夕见西方,曰长庚。太白经天,太白阴星见,昼当伏,昼见即为经天;若经天,则天下草昧,人更主,是谓乱纪,人民流亡。

    应劭曰:“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上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天下太平,三阶不平则百姓不宁,故曰六符。”

    《晋志》:角二星,为天阙,闰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左角为理,主刑;右角为将,主兵。亢四星,天子内朝,天下之礼法也,亦为疏庙主疾疫。氐四星,为天根,王者之宿宫,又为后妃之府,将有淫欲之事,氐先动。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室也,亦四辅也。又为四表,中间为天衢,亦为天关,黄道之所经也。七曜繇乎天衢,则天下和平,亦天驷,为天马,主车驾,亦曰天厩,又主开闭为蓄藏之所由。又北小星为钩,钤键天之管钥,明而近房,天下同心。心三星,天王正位也。中星曰明堂,天子位为大辰,主天下之赏罚。前星为太子,后星为庶子。尾九星,后宫之长,亦为九子,**均明,大小相承,则后宫有叙。箕四星,为天津,后宫后妃之府,一曰天箕,主八风,凡日月宿在箕东壁翼者,风起北方,又主口舌。南斗六星,天庙也,为丞相太宰之位,酌量政事之宜,褒贤进良,禀受爵禄,又主兵。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其北二星,一曰即路,一曰聚火。又曰:上一星主道路,次二星主关梁,次三星主南越。须女四星,天之少府也,妇女之位,主布帛裁置、嫁娶。虚二星,冢宰之象也,主邑居庙堂祭祀之事,又主风云死丧。危三星,主天府,天市架屋动,则土功起。营室二星,为太庙天子之宫也,主土功事。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西方奎十六星,天之武库也,主以兵禁。暴、娄二星,亦为天狱,主苑牧牺牲供给郊祀。胃三星,天之厨藏,五谷之仓也,又名大梁,主仓廪。昴七星,天之耳目也,主西右,又为旄头,胡星也,又主丧,主狱。昴、毕间二星,为天衢,三光之道也,主伺候关梁。毕八星,状如掩兔之毕,主边兵,主弋猎,又主刑罚。觜三星,在参之右角,如鼎足形,主天之关,又为三军之候。参七星,白兽之体。中三星横列者,三将军也。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黄道所经,为天之亭侯,主水衡事舆。鬼五星,天之目也,主视明察奸谋。中央一星,曰积尸,摇动失色则病疾。柳八星,天之厨宰,主尚食和滋味。昴七星,一曰天都,主衣裳文绣。张六星,主珍宝宗庙之用,及衣服天厨饮食赏赉之事。翼二十二星,为天子之乐府,又主夷狄远宾负海之客,明则礼乐兴,四夷来宾。轸四星,为冢宰辅臣也,主车骑足用,亦主风,有军出入,皆占于轸。

    ⊙荧惑守心

    荧惑,火星也。守心,谓行经心度,住而不过也。宋景公时,荧惑守心。公问子韦,对曰:“祸当君,可移之相。”公曰:“相,吾辅也。不可!”曰:“移之民。”曰:“民死,吾谁与为君?”曰:“移之岁。”曰:“岁饥则民死。”子韦曰:“君有至德之言三,荧惑必三徙。”果徙三舍。

    ⊙岁星

    木星也。所居之国为福,所对之国为凶。福主丰稔,凶主饥荒。一曰:岁星所在之国,有称兵伐之者必败。

    ⊙彗星

    曰长星,亦曰枪。芒角四射者曰孛,芒角长如帚曰彗,极长者曰蚩尤旗。

    ⊙金星

    一月移一宫,木星一岁移一宫,水星一月移一宫,火星两月移一宫,土星二十八月移一宫。

    ⊙客星犯牛斗

    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浮槎到岸,乃賷粮,乘之。至一处,见妇人织机。其夫牵牛饮水次。问:“此是何处?”答曰:“归问严君平。”君平曰:“是日客星犯牛斗,即尔至处。”

    ⊙问使者何日发

    汉和帝时,遣使者二人,微行至蜀。李为郡侯吏,出酒共饮,问曰:“君来时,知二使者以何日发行?”二人怪问其故,曰:“见有二使星入益部耳。”自此名著。

    ⊙五星奎聚

    宋干德五年三月,五星聚于奎。初,窦俨与卢多逊、杨徽之,周显德中同为谏官,俨善推步星历,尝曰:“丁卯岁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始太平。二拾遗见之,俨不与也。”吕氏中曰:“奎星固太平之象,而实重启斯文之兆也。文治精华,已露于斯矣。”

    ⊙德星

    颖川陈、荀淑,俱率子弟宴集一堂。太史奏德星聚颖,分百里内必有贤人会合。

    ⊙客星犯御座

    光武引严光入内,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晨星

    刘禹锡曰:“落落如晨星之相望。”谓故人寥落,如早晨之星,甚稀少也。

    ⊙望星星降

    何讽于书中得一发卷,规四寸许,如环而无端,用力绝之,两头滴水。方士曰:“此名脉望,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夜持规向天中望星,星立降,可求丹服食也。”

    ⊙吞坠星

    五代汤悦,自少颖悟。尝见飞星堕水盘中,掬而吞之,文思日丽。仕南唐,拜相。凡书檄制诰,皆出其手。

    ⊙上应列宿

    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十万缗。汉明帝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文曲犯帝座

    明景清建文中为御史大夫。文皇即位,清独委蛇侍朝,文皇颇疑之。时星者奏文曲犯帝座甚急,色赤。是日,清衣绯入。遂收清,得所带剑,不屈死,死后精灵犹见。

    ⊙星长竟天

    唐天佑二年彗星长竟天。宋徽宗五年,有星孛于西方,长竟天。明成化七年,彗星见。正德元年,彗星见,参井侵太微垣。万历四十六年,东方有白气,长竟天,其占为彗象,辽阳震报相踵。天启元年,土星逆入井宿。

    ⊙星飞星陨

    宋徽宗元年正月朔,流星自西南入尾抵距星,其光烛地。是夕,有赤气起东北,亘西方,中出白气二,将散,复有黑气在旁。任伯雨言:时方孟春,而赤气起于暮夜之幽,以天道人事推之,此宫禁阴谋下干上之证也。散而为白,而白主兵,此夷狄窃发之证也。明成化二十三年,有飞星流,光芒烛地。正德元年,陨星如雨。崇祯十七年,星入月中。占曰:“国破君亡。”

    ◎风【风神名封十八姨,又名冯异】云【云神名云将】

    ⊙八风

    八节之风,立春条风(赦小过,出稽留),春分明庶风(正封疆,修田畴),立夏清明风(出币帛,礼诸侯),夏至景风(辩大将,封有功),立秋凉风(报土功,祀四郊),秋分闾阖风(解悬垂,琴瑟不张),立冬不周风(修宫室,完边城),冬至广汉风(诛有罪,断大刑)。

    ⊙四时风

    郎仁宝曰:春之风,自下升上,纸鸢因之以起。夏之风,横行空中,故树杪多风声。秋之风,自上而下,木叶因之以陨。冬之风,着土而行,是以吼地而生寒。

    ⊙少女风

    管辂过清河,倪太守以天旱为忧。辂曰:“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已有阳鸟和鸣。其雨至矣。”果如其言。

    ⊙飓风

    《岭表录》:飓风之作,多在初秋,作则海潮溢,俗谓之飓母风。

    ⊙石尤风

    石氏女为尤郎妇。尤为商远出,妻阻之,不从。郎出不归,石病且死,曰:“吾恨不能阻郎行。后有商贾远行者,吾当作大风以阻之。”自后行旅遇逆风,曰:“此石尤风也。”

    ⊙羊角风

    《庄子》:“大鹏起于北溟,而徙南溟也,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宋熙宁间,武城有旋风如羊角,拔木,官舍卷入云中,人民坠地死。

    《尔雅》:南方谓之凯风,东方谓之谷风,北方谓之凉风,西方谓之泰风。焚轮谓之颓,扶摇谓之焱。风与火为。回风为飘。日出而风谓之暴。风而雨为霾。阴日风为噎。猛风曰,凉风曰,微风曰飙,小风曰飕。

    ⊙花信风

    唐徐师川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泰山云

    《公羊传》:泰山之云,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

    ⊙卿云

    若云非云,若烟非烟,郁郁纷纷,萧索轮菌,谓之庆云。王者德至于山陵,则卿云出。《春秋繁露》:“人君修德,则矞云见。”云五色为卿,三色为矞。

    ⊙沆瀣

    夜半清气从北方起者,谓之沆瀣。

    ⊙神瀵

    《列子》言:神瀵即《易》所谓山泽气相蒸,云兴而为雨也。陈希夷诗:“倏尔火轮煎地脉,愕然神瀵涌山椒。”

    ⊙白云孤飞

    狄仁杰尝赴并州法掾,登天行山,见白云孤飞,泣曰:“吾亲舍其下。”

    ⊙五色云

    宋韩琦,弱冠及第,方传胪,时太史奏:“五色云现。”出入将相,为一代名臣。

    ⊙风

    天地之使也,大块之噫气,阴阳之怒而为风也。《洛神赋》:“屏翳收风”。屏翳,风师也,又名飞廉;飞廉,神禽,即箕主也。又曰:“箕主簸扬,能致风雨。”

    ⊙风霾

    明天启间,魏阉肆毒,风霾旱魃,赤地千里,京师地震,火灾焚烧,震压死伤甚惨。崇祯十七年正月朔,大风霾。占曰:“风从干起主暴。”兵破城。三月丙申,大风霾,昼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