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三清-《九郎资料集》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并序》云:“三清者,言三清净土无诸染秽,其中宫主,
万绪千端,结气凝云,因机化现,不可穷也。”1据此,“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
胜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
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
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
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
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
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苍元上录经》云:
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
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
也。’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2但此“三宝尊神”开
始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846)的道教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
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
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3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
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
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
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
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4还有
《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
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这些不同派别的
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终定型。唐《老君圣纪》称:“此
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
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5南宋金允中在探讨
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洞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
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
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6在“三清尊神”中,
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
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
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出现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