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久违的日军-《奉系1927》
第(2/3)页
“检查武器,保险全部打开,没有命令不准开火!”从望远镜捕捉着那些越靠越近的土黄色身影,带队的军官紧贴着战壕趴在胸腔后方,头也不抬的命令道。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紧张的,一双双青筋展露的打手本能的握紧了手里的望远镜,呼吸也跟着变粗了。
“咔嚓~~~咔嚓~”胸墙后的战位上,传来一阵稀稀疏疏的咔嚓声,给手里的半自动步枪上了膛。打开保险的瞬间,右侧的脸颊紧贴着实木枪托,迷瞪着一只眼睛,用枪口的环状准星悄悄的套住了一个晃动着的黄色小人,只等一声令下。
“报告日军兵力和番号,情况上报给司令部没有?”层层护卫下的前沿指挥所里,莫德尔蹲在一座苏制act型炮队镜后面,扭头问道。
“具体数量不明,根据无线电接听,我们正面的日军应该是日军第十一步兵联队!还没开打,也没见着俘虏,具体的情况实在不好说!”
“如果只有这一个联队,应该在3000人左右!”从炮队镜扫视了一下对面的日军,莫德尔自顾自的回答道。
比起莫德尔的云淡风轻,对面的日军实在是淡定不了,第十一步兵联队的荒木大佐已经快要气疯了!
这位出生于出生于武士家庭的日军大佐,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在满洲里为天皇陛下尽过忠。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看着日本在战争的红利中飞速的崛起,荒木对于日本的扩张主意自然是竭力的拥护。在他看来,在黄种人支配的亚洲中,近在咫尺的支那人早就没有了冒险精神,在甲午和庚子年的两次对外战争中被帝国彻底的狠狠地踩在了脚下。作为日出之国,大和民族就像是冉冉升起的太阳,承载着黄种人挑战世界秩序的重担,崛起在东方!而本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作为低等民族的支那人,理所应当的被高贵的大和民族所驱使。就连日军在济南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惨案,在荒木看来也仅仅是“行使应有的权利”,没有丝毫值得奇怪的地方。抱着这样的心态,第十一步兵联队在这位连队的指挥下,在占领济南期间几乎是疯狂的参与一切“消遣活动”。为了增加视觉的快感,回下的士兵甚至将擀面杖直接捅进女子的下体,活生生的折磨死以供取乐。浑然不以为意,似乎这个低劣的民族天生就应该被天照大神的子孙所奴役!就连兵力占优的北伐军都不敢正面挑战大日本帝国,这些剩下的百姓更加是待宰割的羔羊,随时都可以宰杀!于是,在福田彦助师团长下令出征追击北伐军的时候,整个第十一联队除了几句牢骚外,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反正整个华北乃至于支那,都将会是帝国的领土,等击溃了这支老鼠一样的北伐军,再回来享受也是不迟!
日军主力出城后,撵着北伐军的脚后跟一路追到了肥城。泥人也有三分火性,面对着步步紧逼、越发猖獗的日军,就算是一向亲日的光头兄也忍不住了!交战的双方虽然没有正式撕破脸,但是小规模的交火和袭扰层出不穷。等到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福田彦助这才想起来,留守在济南的酒井隆已经快一周没有消息了。济南是整个干涉军的大后方,唯恐事情有变,福田彦助当即命令第十一联队赶往济南,和留守部队取得联系的同时,也顺带着捎上一批弹药补给。结果等兴冲冲的第示意联队冲到济南城下的,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几乎要塞化了的防御阵地。
放眼望去,不大的区域内整块地表都被挖的面目全非,包括植被在内所有的隐蔽物都被清理的一点没剩。在不大的幅员内,丧心病狂的布置了三道以上的堑壕,堑壕和堑壕之间还修筑有反斜面工事。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的防御战线上,耸立着大量坟包子一样的机枪火力点,再加上绵密的铁丝网集群,作为观察员经历过欧战的荒木联队长一瞬间似乎觉得自己的鲜血都凝固了!
“突击!”济南是整个日军的大后方,在站前日军的规划中,处于贯穿始终的自大思想和战术上的短视,上至福田彦助下至军曹们,谁也没有想过济南易手的可能。加上光头兄的神来一笔,急着去找光头晦气的鬼子甚至连弹药都没备足。等到5000日军在肥城一线陷入僵持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身后的退路早已经被截断!这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支那武装,居然在不声不响间吃掉了留守的近千日军,还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整个防御阵地要塞化。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无论愿意与否,望着严丝合缝的防御阵地,荒木不得不收拾起轻视的心态,默默的给对面的指挥官点上一个赞。无论是工事构筑还是火力配置,对面的支那军指挥官真心的是一个老手,而且在布阵上颇有些欧战风格。犹豫再三后,进退两难中的荒木大佐最终冒险的下达了作战命令。
辨证学怎么说来着,凡事总有两面性吗。防御战怎么打,陆大的祖师爷梅克尔少校没有教过,所以兵临城下的荒木大佐虽然看出了门道,但依然决定放手一搏。从甲午战争开始,大日本帝国一直都是胜利者,甚至一度打败了贪婪的斯拉夫人!从阵地工事就可以看出,这支支那军队明明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却迟迟不肯对黄军发起攻击,一定是畏战!嗯,畏惧黄军的“赫赫威名”,所以才一如既往的选择退缩。大力也可以出奇迹,赌徒心态的作祟下,进退维谷中的荒木大佐决心试上一试。看看能不能凭借第十一联队重新夺回济南,保证大后方的安全!
“嘭~~~嘭——轰~~~轰~”没过多久,一整个联队的日军迅速转入进攻态势,整个联队的家底都被集中了起来。十一式70毫米步兵炮/37毫米平射炮、三年式重机枪以及仅有的几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见注释1)被集中使用,一向扣扣索索的日军日军更是忍痛延长了炮火准备世间。再将铁丝网和一线阵地炸的坑坑洼洼后,炮击声一停下,整队完毕的日军步兵就趁热打铁的发起了冲击。
“板载!”平端着上好刺刀的三八大盖,日军鬼叫着一拥而上。本着大力出奇迹的原则,在第一轮进攻中就投入了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800多名日军在重机枪的点射声紧贴着地表,排成一条散兵线,头也不回的冲进了前方硝烟笼罩中的商埠阵地。
“不到1000人?!该死的,干掉日军炮兵阵地,命令一线部队立即还击!”透过渐渐散去的硝烟,前沿指挥所内的莫德尔惊愕的发现日军率先开始了进攻。别开刚才那阵隔靴搔痒的炮击不提,正面上不到1000的日本兵,让莫德尔觉着收到了侮辱。于是,对面的日军彻底的倒了血霉。
注释1:四一式山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