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皇帝不讲武德-《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所有人都慌了!

    难道元武三年的覆辙又要来了吗?

    方届也有些慌了,终究还是不能平稳落地……

    屋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沉寂许久,终于有一人低沉道:“看来要重蹈覆辙了,元武三年,朝廷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陛下亲至,大杀特杀,莲阁被毁,莲党被破,现在跟当时何其相似,我们怕是都躲不过去了。”

    说话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他穿着锦衣华服,是江淮一带富商大贾。

    那年,他还只是个小商人,并不在清查之列,可他知道很多富商因官商勾结而遭到清查。

    “已经得到通传,督察后天就来,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有应对之策!”

    江州州牧温旭咬牙道:“否则我们都要玩完!”

    显然他也不干净。

    温旭四旬有五,他是本土派官员,是在元武十二年上任。

    “陛下可真是……战争时征粮署为朝廷供了多少军需,战争结束了,就开始清查清算,这可真是不给活路!”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人,官职为州衙户科郎中,也是征粮署的主官之一。

    “在短时间内筹措那么多钱粮,真是一件容易的事吗?简直是过河拆桥!”

    话匣子打开,众人言辞也开始大胆,不是他们没有敬畏之心,是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

    这也是他们不平之处。

    为朝廷做了贡献,拿点藏点怎么了?

    没等来奖赏,清查却来了。

    凭什么?

    皇帝也不能这样不讲武德吧?

    “不止如此,战时我等税额增加,可半分没少,好一个官绅一体纳粮,这些年我们缴了多少税,底下人都心有积怨。”

    一人一言。

    听到此,有人立即附和道:“给百姓加重税,百姓起义造反,给我们加重税,我们不得受着?”

    这说的倒也是实情。

    战争爆发,军需补给,军费军饷都要跟上。

    这些钱从哪出?

    朝廷没钱只能通过收税获取,自然不可避免的增税,以往都是在百姓身上加重税,关宁并没有这样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