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燧发枪-《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这就是流水作业思维。

    “朕来试试。”

    关宁想实弹试射看看效果。

    靶子早已准备好,件用木棍撑起来的板甲,被立在约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上。

    这是前装滑膛式燧发枪,也是长管枪射程能达到百四到二百米,不过距离远了,精度就难保持。

    所以为了给敌人造成杀伤力,就需要组成密集的人墙来集体发射火器。

    关宁接过来个纸壳子弹,这也是相当先进的发明。

    定装纸壳子弹把定量火药和弹丸装入个防水的纸制弹筒,使用时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余的火药和弹丸用桶条塞到枪管里就行。

    这样能使得射速进步增加。

    使用纸壳子弹的燧发枪兵,射速可达到每分钟两发,三发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

    关宁按步骤装好,举平瞄准,扣下扳机。

    开火时的巨响让在旁边的成敬吓了跳。

    随即只剩下惊讶。

    作为靶子的半身板甲上出现了个小孔,铅丸干净利落地穿透板甲前胸最厚的部位。

    他在之前就仔细观察过这件板甲,绝不是普通货色,而是兵铸局打造的制式盔甲。

    威力好大!

    而且它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精度问题。

    这么短的距离也说明不了什么。

    如果放排人都拿着这种燧发枪也就无需考虑精度的问题。

    成敬突然想到。

    如果给乞丐甚至是女人也装配了这种东西,那么他们也能对个训练有素的士兵造成威胁……

    只是产量有所欠缺。

    他刚才听陛下他们交谈,个多月才只能产出支。

    关宁放下枪。

    他很满意燧石枪的威力和便捷度。

    经过多次试验得到的数据,枪管也能承受长时间使用而不炸膛,至于精准度的问题,这就需要膛线了。

    以现在的技艺水平,纯手工来做的话,有些太耗时耗力。

    只是产量问题。

    关宁对燧石枪充满期待。

    若是能打造出支火枪队,再配合火炮,就能终结骑兵时代!

    当前就有迫切的需要。

    北蛮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中原,战争已经开始。

    关宁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上去,那会是个无底洞,也会大大拖延大宁发展的脚步。

    这就需要强力武器来代替大规模的军队……

    想到这里。

    关宁开口道:“枪管制作可以找代工来做。”

    二署署长王蒙有些没太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