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老皇驾崩,新君即位-《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父皇。”

    姬蕊正准备说什么,却见姬封的力气似乎被抽干,在以极快的力气瘫软下去。

    回光返照,交代完所有事情后,他终于再难支持下去。

    姬蕊想说的话并没有说完,也顾不上了。

    谁都能看出姬封已经不行了。

    “父皇!”

    “父皇!”

    “陛下!”

    “陛下!”

    “御医,御医!”

    片乱糟的叫喊声响起,可这并不能拉回姬封的命。

    他被平放在床上,目光以极快的速度涣散,身体也瘫了下来。

    “川儿……川儿!”

    姬封弥留之际才想起自己刚才忘记嘱咐的事情。

    “我听着,我听着。”

    “父皇,您说。”

    “千万不要效仿,不要……”

    姬封呢喃着,并未完整的说完,气已经没了……

    他要说的是,不要效仿元武帝推行改革新政。

    自从大康骑兵借道魏国赢得战争后,他就对元武帝颇为推崇。

    主政以来,派出大量密探打听元武帝推行的各种政令,并加以钻研。

    这本是好事。

    懂得学习他人长处,并能真正学进去是种很好的品质。

    尤其他还是皇子的身份,以后都能够做皇帝。

    这更显得难能可贵。

    可学习归学习,不能什么都学。

    就像元武帝推行的改革,根本就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姬封他自己就有钻研过。

    他难道就不知道魏国的这些积弊吗?

    处于末期的王朝情形大抵相同,只不过实际情况又不同。

    元武帝是借着造反夺位的机会,哪怕推翻切都可以。

    但处于和平的王朝不行。

    非要这样做的话,只会引起很多的问题…….五816.co

    姬封分明感觉到姬川就有这个意思。

    可刚才急于宣旨,却忘记说了,现在想起来了,想说却没有说出口……

    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个缘由,也为以后大魏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如果姬川能明白特色这两字,或许他就不会贸然。

    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体制,有不同的情况。

    当然,这是后话了……

    “父皇,您说什么,您说什么?”

    姬川着急的问着,可他再也听不到了。

    他突然呆滞。

    伸出手颤颤巍巍的摸向了姬封的鼻息处。

    随即身体猛然颤抖。

    “父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