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初试结束-《镇北王关宁》


    第(1/3)页

    试卷被收走了。

    第门考试结束,但还不能离开,下午还要考门,就是理综。

    那又会是什么新奇的考题和什么样的难度?

    简直不敢想象。

    他们终于明白了。

    科考的流程缩减,难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这场初试应该就能卡下去很大批人。

    第门结束。

    考生们终于可自由交谈。

    简直是哀嚎遍野,还有不时响起的抱怨之声。

    “这算什么科考,我可是前朝举人,我敢说就是举人试都没有这么难。”

    “那不至于吧,只是出题的方式有些新奇。”

    “总之是砸了,录取无望,当时见之,脑中片空白,整体卷面怕是答了半都不到。”

    “最后文章写的怎么样?”

    “这文章也是意有所指啊。”

    说到此处。

    不少人都沉默了。

    最后的文章是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感悟,从而写篇文章,字数为最低百字。

    这名句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尤其是南方学子。

    陛下两年前,亲临淮安,在次众多清流聚集抨击新政时,创出此篇。

    当时引起极大轰动。

    也让很多人幡然醒悟。

    而今出到这题中自然是别有用意。

    “是简单,但也最难啊!”

    有考生低叹。

    由此不由想到近日风波。

    其实谁都知道推行新政的好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尤其是他们这些有文化学识的人更明白。

    可就因为侵害了自身利益,而直抵制。

    这符合读书人的品格吗?

    直以莲自居,可自己真正做到了吗?

    以爱莲说为感悟写篇文章,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是手到擒来。

    可实际上却很难。

    因为这是在拷问内心。

    时间众多考生都有明悟之意。

    “不管如何,我都会认真作答,完成这次考试!”

    “对,认真完成!”

    有几人相继开口。

    态度跟以前完全不同。

    他们心境改变了!

    殊不知这正是关宁的有意引导。藲夿尛裞網

    其实卷面上的考题出的都很有深意。

    有些看似简单,却意义很重。

    第题考的就是他登基的时间,就是给考生们形成种心理暗示,现在是新朝了,已经是元武年间。

    已经改朝换代了。

    这很重要。

    考生们常会以年限自居。

    比如隆景几年的进士等等。

    而今,已经变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