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从根源上改变-《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这本身就是件很可笑的事情。”

    “最终朕找来的,都是出身贫寒清苦之家的读书人来做官,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就白白付出,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

    赵南星显然是有准备来的。

    他接着道:“事实上,寒门贵子的依旧是少数。”

    “古话常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套用在此同样恰当。”

    这说的又是大实话。

    门阀世家直便掌握着大量优质资源,他们有充足的能力培养后辈。

    可穷苦的人又有什么?

    在认知上及自身所拥有的能力上就相差了很多。

    古代是这样,现代又何尝不是。

    关宁深有感触。

    思绪闪过。

    他便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赵南星开口道:“除非朝廷能有新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但除了科举制之外,臣再想不出别的……”

    听到此。

    关宁心有感叹。

    “朕去南方,最大的收获并非是推行了行政,而是发现了你这么个人才。”

    “陛下缪赞,臣惶恐。”

    赵南星忙得跪了下来,他万万没想到关宁对他竟然有这么大的评价。

    不过他也知道,若是这番话跟别人说,那是对牛弹琴。

    若跟别的皇帝?

    他是万万不敢说的。

    “起来。”

    关宁说的可是实情。

    赵南星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他有很高的学识,但又不是迂腐之人,思想很是活泛。

    其实科举制也并非尽选拔出先庸才。

    事实上,能从全国杀出,成为那仅有的几个人,绝对是人中龙凤。

    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弊大于利。

    “吏部尚书卢照龄年纪大了,朕再拖着不让其告老,恐怕要死在任上,那也显得朕未免太不近人情。”

    关宁开口道:“其实还是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等这次事情结束,你来吏部任尚书吧。”

    赵南星微微怔。

    随即开口道:“臣全凭陛下安排。”

    从地方州牧到吏部尚书,虽然同级,且州牧还是封疆大吏。

    但后者还是更有权势。

    吏部可是号称第大部,主管人事,且还是内阁大臣,进了中枢。

    不过赵南星很平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