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税务改革的构想(过年好)-《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薛庆回答道:“还倒欠了大康钱庄三百七十万两。”

    “这么困窘吗?”

    关宁也没想到如此艰难。

    “元武二年,国库基本没有任何税收,这才是上半年,税收要到入冬之前才能陆续缴上来,打仗期间,花销相当大,这还得益于您从南方带回来的大笔钱。”

    薛庆解释道:“新朝初建各地生产未恢复,有些地方真的是很穷,确实是无法征收。”

    “而您又对北方很多遭受战乱的地方进行了减免,所以年半都没有任何税收!”

    关宁点了点头。

    这些情况他都了解,但不知如此严峻。

    “所以,如此庞大的抚恤,我们根本就负担不起!”

    薛庆这才说出了想说的话。

    “过几天江州那边会送来批税银和粮食。”

    关宁开口道:“应该能暂时应付部分。”

    他去了南方以后,南方六州重新整顿,也成了国家收入最大的来源之地。

    只不过战争期间,他直压着,是怕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可以动用。

    “如果是这样那还好些。”

    薛庆开口道:“还存在个问题,有些地方上缴税粮,从村乡,再到州府,经过层层剥削,等到朝廷的时候就没了。”

    “是有贪墨吗?”

    “准确的说是变相贪墨!”

    薛庆解释道:“朝廷收粮有专门的官员,在经手过程中,形成了暗规,层层收剐,而这部分就是正常的消耗。”

    “毕竟在运输过程中,有损耗也是正常的,实际上这部分钱就被官员们贪墨了。”

    关宁听着倒也不太惊讶。

    官员们为了贪污,用出的手段层出不穷。

    他们很擅长在规则范围内贪污。

    所以要做的就是完善规则,尽量减少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国家主要收入就是来自于赋税,大部分都是税粮。

    而在征收税粮中,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运输过程中的消耗,或者有人以次充好,以陈粮谷米代替收上来的好米。

    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看来要做出改变了。

    关宁问道:“能否以税银为主,代替税粮。”

    “这个……”

    薛庆开口道:“这个也不是不行。”

    “但粮价不是固定的,各个时期都不样,这样上缴就会出现偏差。”

    “肯定是以当时的价格为标准。”

    关宁开口道:“否则还会有官员趁机钻空子,趁机剥削百姓。”

    “这样吧,先找个试点,今年就以税银代替税粮征收。”

    关宁觉得这样是比较合理的,也能减省很多复杂的过程。

    虽然税银也会存在火耗贪墨,但肯定会比税粮要好些。

    要专门成立负责税务的机构负责此事。

    关宁也知道这些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