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战争最完美的状态:无损作战-《镇北王关宁》


    第(2/3)页

    仇恨已经到了很深的程度。

    “这就是战争!”

    费申平静道:“交战的两方都没有错,为的都是自己的国家,现在我们是胜利的方,但同样的,若我们失败了,也可能遭受更残酷的对待!”

    众将点了点头。

    都是常年作战的老将,岂会连这都看不明白。

    战争本身就是残忍的,怎么死没有区别,反正最终都是死……

    而且入侵的方是梁国。

    “跟咱们没关系了,这火应该还会烧几天,在这之前敌军不可能再发起进攻,我们该进行下步了。”..

    郝仓开口道:“传令全军,整顿撤军,驻守戎城!”

    “是!”

    众将应声,皆去安排调动。

    “发现我们真是有些无耻了,刚放火烧了人家,就要撤走了。”

    “哈哈!”

    “陛下说了,我们是瓷器,他们是瓦罐,瓷器焉有与之相碰之理。”

    “哈哈。”

    众人又笑了起来。

    能把兵力不足,不与之交战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也就只有陛下了。

    是的

    他们要后撤了!

    这应该算是战略性撤退。

    梁军第次总攻,便投入巨大兵力,虽然抵挡下来,但也有巨大折损,己方兵力缩减。

    之后梁军便未停止进攻,那时借着壕沟等工事,又有元武大炮可用,又挡住了。

    但也有兵力折损。

    戍边军总共才不到五十万,这么长时间下来,消耗折损也不少。

    为什么在第次大战以后,就再没有正面交战过,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耗不起!

    梁军基数大。

    百万大军折损五十万还有五十万。

    而己方折损五十万就没了。

    只要是战争必有折损,哪怕不多,依旧耗不起。

    这战打空,以后还过不过了?

    没有常备兵力边境无守根本就不行!

    而且还派出部分兵力去了梁国,边境的兵力不多了,也不能再耗了。

    所以就要避战。

    在战争进行的同时,地方官员便已在组织百姓迁移,其实是早有准备。

    这都是关宁的安排。

    后撤只是让出边境部分无人区域,依托城池固守。

    并不会大退。

    否则会在国内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之前年的付出可能就白费了。

    要保证老百姓的土地不能被破坏。

    这就是关宁的意图,仗可以打,但不能影响正常的生产……

    军队开始后撤。

    郝仓开口道:“这战是给敌军造成极大损失,但其总兵力依旧有优势,而我们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看陛下的远攻之计能不能成功!”

    “陛下的计谋定会成功的。”

    “如果有更多的元武大炮,可能我们自己就能打赢。”

    “元武大炮确实是野战之利器啊。”

    众人颇为遗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