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在这之前隆景帝并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高廉,段盎还有死去的郑译,他们都是知情人,当时参与过对关重山的迫害。 并且这几个人都是勋贵,其背后有庞大的贵族体系。 隆景帝当时能那么顺利的继位,其实就是得到了勋贵们的支持。 他跟这些人的利益是致的。 还有个原因就是,他不能向关宁妥协。 正统皇帝怎么能跟反贼妥协,这不是证实高廉,段盎是佞臣吗?也证实了他是个听信谗言迫害忠良的昏君。 可现在没有办法了! 他只能这样做! 他尽量把这件事情说的高大上点,不是为了高廉和段盎的声名,是为了他自己。 你们是为了国家才牺牲的自己,而非你们就佞臣。 当然我也不是昏君,我只是我不得已向反贼妥协的明君。 隆景帝想着,目光落在了高廉的身上。 勋贵们也不是铁板块,还有部分站杨素的立场,这也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希望你们能够识趣。 隆景帝内心片冷意,跟太子勾结,也是让他能下定决心的主要原因。 气氛时陷入沉寂。 大殿内安静的似乎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够听到。 这个时候高廉站了出来。 他平静道:陛下,想要平息关宁的造反之危,只是把我交出去,恐怕还不能解决。 这话说的也没错。 事到如今,也不止是个高廉的问题。 不识趣! 隆景帝内心恼怒,淡淡问道:那你有何良策,若能提出便不用顺应关宁要求。 臣,确实有良策可解大康之危! 哦?那朕倒是要听听了。 高廉再次上前步。 他冷声道:把我交出,只能缓解时之危,而无法治本,关宁说我等是奸佞之臣,实则针对的是陛下! 因而,只要陛下您下罪己诏引咎退位,大康危机可解! 你大胆! 隆景帝面色微变,万万没想到高廉敢说出如此逆言。 众臣们也是惊骇不已,高廉竟然要陛下退位! 趁众人愣神间,高廉又大声道:诸位,同蛮族勾结谋害前镇北王关重山确有其事,不过并非是我跟段盎谏言,而是陛下人决议! 我们两个也只是听命行事! 不理会旁人的震惊,段盎也紧接着站了出来。 为臣子者,君有命莫敢不从,我等也曾劝谏过,可陛下根本不听,意迫害忠臣,引起现今内乱! 高廉也紧接着道:为君者应当德行兼备,陛下昏庸无道,自私狭隘,引得天怒人怨,德不配位,自当下台,只有陛下退位,才能解大康之危,平反贼之乱! 二人唱和,用词大胆,根本不给旁人说话机会,直接把隆景帝的底揭开了。 这也彻底实锤了,他同蛮荒勾结谋害关重山,使得十万镇北军丧生,确有其事! 当事人都证明了,还有什么好说? 很多人脑瓜都是嗡嗡的,其实不少人都有让隆景帝退位的心思,但没人敢说。 封建时代,皇权就是天威,没有人敢忤逆。 可现在,高廉这个曾经隆景帝的近臣信臣却开了这样的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