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盛情相邀-《赃官清官》
第(2/3)页
李成亮红着脸说:“大爷,你不怪我,我心里就踏实了。”
葛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颇为理解地说:“大爷是过来人,年轻时遇事也是贼冲动,所以能体谅你今天的冲动。再说,要没这点冲动,那还叫年轻人吗?”
葛父又询问了李成亮一些其他的情况。他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个诚实可靠的人。两个人聊得倒也投机。
“孩子,我看,咱爷儿俩倒也投缘。以后,你就叫我葛大爷吧。”
李成亮点点头。他本来酒量不大,被葛大爷和葛红梅的大哥左一杯右一杯的劝着,前后喝了十来杯,竟喝得满脸胀红,大脑有点晕晕胀胀的。
喝完酒,李成亮要回家。葛大爷一家是好客之人,无论如何也不让李成亮走。
“孩子,这里离你家有十来里路呢,天这么晚了,你又喝的晕乎乎的,可是不能再说回去的事儿了。今晚你就留下来,我家有地方住。”
李成亮觉得不好意思:“葛大爷,我还是回去吧。”
葛大爷摆摆手:“孩子,今天就别说回去的事了。干脆你明天给俺家作陪客吧。大爷我要让俺家的新女婿和你这个好心人认识认识哩。”
李成亮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再三推辞不过,只得答应葛大爷的盛情邀请。
这里不仿提前告诉各位读者,正是葛大爷这个让李成亮再三推辞不掉的盛情邀请,才为后面的故事向高氵朝发展埋下了让人惊叹的戏剧性伏笔。不过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
各位读者,现在八十年代后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是不了解过去那个贫穷、落后的时代的。
那时候,虽然各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婚礼也办得都贼简朴,但场面却是非常的热闹红火。甚至要比现在的许多豪华、奢侈的婚礼还要热闹得多。
贫穷的物质生活造就的自然是那落后、单调而又贫乏的精神生活。反过来,单调、贫乏的精神生活又使当时的人们对热闹、欢快的场景有着一种特殊的、强烈的向往心理。
人们追求红火,喜欢热闹。对喜庆的场景更是无比的向往。这能让饥寒交迫的人暂时的忘记贫穷与饥饿,从而看到生活中还有光明、热烈和阳光的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