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感叹官场(放心收藏)-《赃官清官》
第(2/3)页
田飞鸿这样做也并不是为了作秀。他是行武之人,不习惯睡沙发床,所以还继续睡在那张他自己改宽了的木板床上。那张木板床很大,里面三分之一的空间堆的全是书。很方便阅读。
田飞鸿一边给杨敬业倒开水泡茶,一边非常感兴趣地说:“老杨哥,说说你的高见。”
“搞生态农业,是个很有前导性的举措,按未来的发展趁势,生态农业一定是前途光明的朝阳产业。但我以为,越是前卫的东西,老百姓的思想就越不好接受。他们目光其实很短,看的就是目前的利益。所以,要想推广生态农业,就必须大力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首先认识到生态农业的广阔前景,从内心里愿意搞生态农业。尽量少用行政干预那一套。”
杨敬业是从农业技术员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对农民的心态把握的比较准。这些年,上级为了搞所谓的指导种植,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指令,让农民和基层干部无所适从。
有些领导不是在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着想,而是拼命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政绩工程,最后吃亏的是农民,受益的却是推广项目的主要干部。基层干部抵触情绪很大,曾有顺口溜讽刺说“张书记让挖(水利工程),李书记让平,王书记来了又说不行”。
对那种群众不满,基层干部抵触的政绩工程,杨敬业从心里反感。但反感归反感,他只是权力有限的普通干部,左右不了大局,也只能望洋兴叹。
后来党 中央强调关于干部提拔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杨敬业被东阳县委提拔重用,当了红塔寺乡的乡长,手中有了主导一方的权力。那时候,他又和那位思想保守,把职务看得重于一切的一把手的党委书记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也只能望洋兴叹。
现在调到双桥镇,虽说职务没有提升,还是二把手的镇长,但他的想法、观点和一把手的田书记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田书记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头脑灵活、审慎,思想开明、文化内涵丰富的领导。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他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他就有了大干一场的决心和信心。
杨敬业知道田飞鸿也是个真正干实事的人,每逢和田飞鸿商讨事情时,他都是直来直去。
田飞鸿认同地点点头:“老杨哥,说的是啊。前一阵我和罗新明镇长讨论推行生态农业的事儿,他不同意。看来他也有他的道理呀。”
杨敬业不置可否地说:“飞鸿书记,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罗新明的魄力的。他靠行政干预手段,能把农业布局规模化推行的如此成功,这不能不说也是他的能力所在呀!”
田飞鸿尽管对罗新明没多少好感,但也不能不承认他做事情的魄力和冲劲。只要他想做的事儿,他会不择手段地达到目的。在这方面,罗新明就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自己有时候为了照顾周全,总是强调采用正当方式。其实在正当和不正当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像罗新明那样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反而会让要办的事情速度很快,效率很高。
想到这里,田飞鸿认同地说:“老杨哥,其实罗新明这个人,也算是个人才。只是他的心态不端正,把太多的精力花在谋官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