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己之所以反其道而校 因为随着几样核心技术的问世和推广,各行各业的变革,按步就班的发展,需要一百五十年到两百年,才能达到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的水平。 虽然自己有锻炼身体,可万一还是跟历史一样,原主不是个长寿的人。 保守起见,计划用三十年来达到这个水平,那就只能想出盘外眨 盘外招是什么? 后世国家的经验。 对各种能源,把价格压到极致。 没有社会上低廉的能源,哪里有市场的繁荣。 以今观古,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打造出极度廉价的燃料,不符合事物自然规律的低价煤炭出来。 这同样是工业革命中的经验总结。 带来的后果,就是各行各业不用适应,一下子都采用煤炭做燃料,促进了大进步。 等于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满足北平城现状,煤炭业总产值不是一百万两银子么。 自己就把一百万两当成水平线。 这就涉及到了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既要保证煤老板,矿工的利益,又要让煤炭价格低廉,促进各行各业。 不过呢。 恐怕大明的煤老板们不会愿意。 明明能躺赚,凭什么要辛苦的赚钱。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他们势力还弱的时候,先控制在手里,否则等他们成长了起来,恐怕就做不到了。 “蒸汽机的成本,所有部件的用铁量在五百斤上下,以蒸汽机厂的模式,最开始的时候,成本在一百两。” “上个月,产能的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最新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七十两,每台蒸汽机的利润,高达两百三十两。” “焦炭炼制厂的人工,产能,不下于蒸汽机厂,可每个月的利益,连蒸汽机厂的一成都不到。” “原料始终是原料,在原料上下手,不如在工业品上下手。” 听到长子的解释,朱棣并没有认可。 朱棣反驳道:“你可以搞工业品,也不用把煤炭的价格压下来,平白恶了煤场主们,岂不是无中生樱” 朱高炽摇了摇头。 “儿子的意思是,要是挣钱,儿子可以搞工业品,像蒸汽机这种,还可以搞出香皂,香皂是一种比皂角更好的东西。” “但是有些行业,是不能挣钱的,例如儿子正在筹办的铁厂。” 朱棣忍不住笑了。 下熙熙皆为利来,下攘攘皆为利往。 见父王的态度,朱高炽也笑了。 这就是对生产方式变革的不理解。 工业革命是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改变方式有了更高的认知。 就如部分商品,能源或粮食等的价格问题。 “一斤生铁,民间价格每斤一钱六分,只北平民铁用量,就是八十万两银子。” “儿子要把产量提高两倍,而总产值不变,把生铁价格压到每斤一钱以下,那么就需要把燃料价格压下来。” “让百姓们都用的起铁,生活中也多用铁。” “铁质农具比木质农具效率更高,乃至父王关心的修建沟渠,人人都有利器,岂不是节省了民力,减轻了百姓们徭役之苦。” “哪怕只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的一成,那也是不可计量的物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