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高炽在冶铁所认识的人不多,冶铁所的主官肯定是认识的。 当初自己在北平城做实验时,需要有实力的工匠,最后请此人介绍,对方向他推荐了万三。 对于老匠户万三,朱高炽是很满意的。 苏观笑着连忙摆手。 大公子虽小,数次接触下来,不但平易近人,对人非常的和善,从来不会骄纵。 而且作为专业官。 专业的眼光肯定是有的。 大公子的蒸汽机,以及煤炉蜂窝煤,外行人不懂其中的厉害,他是懂的。 就算他不懂。 整个铁台村的工匠们都在夸。 听得多了,也就知道了其中的好处。 品性好,才能强,虽然令人可惜不在道学上,但也值得称赞了。 这般看来。 除非大公子自己作死败坏名声,否则世子之位,迟早落于大公子头上。 倒也不是下注。 等大公子当上燕王的那天,不知道还要多少年,那时苏官都不晓得调去了何处。 说不定致仕归乡。 官场一向如此。 除非有私仇,不然只会互相吹捧,更不会轻易得罪人。 还未走进,就看了几间大房子。 不少的工匠,正打通连接,扩充本来就高大的房子。 平地建房。 开支不提,只时间就需要耗费不少。 于是张德辉花了些钱,请冶铁所腾出了几间无用的空房,以便节省时间。 双方各需所求。 此时。 院墙已经造好,牌坊上用红布盖着招牌,等开业那天才会掀开。 “如果不是苏大使的支持,蒸汽机还要等工厂建好,不知要耽搁几个月。” 制造蒸汽机的场所,目前还是借用的冶铁所。 几个月的时间。 朱高炽挣的银子不提,主要是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 北征大军得胜归来,有功之将已去应天府。 燕王妃和长史都忙碌了起来。 而朱棣却不知去了何处。 朱高炽搞不清楚朱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每年还需要维护,不然容易坍塌,大公子又给钱。” 苏观嘴里说着黄白之物,方显对大公子的熟络。 “冶铁所穷啊,正好补贴他们的家用。” “理当如此。” 社会规矩他可老懂了。 科技变了。 规矩可没变。 例如美国。 人家贪污都合法化了,美名其曰政治献金,各种所谓的慈善基金会,花样玩的让人咋舌。 正合他们白种人的传统。 初夜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社会所厌恶,他们就改成赎买,变相的向西方百姓们收税。 把盖子揭开,仔细看里头,会让人感到臭不可闻。 变化的只有科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