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景清从来没有听过新曲,一时间愣住了,心里头有股别样的冲击。 仿佛一股洪流正冲击着他。 朱元璋早已全神贯注。 他甚至没有理会那些年轻子弟的嘲讽声。 同样的愿景。 有的人不在意,甚至鄙视,但也有的人听之流泪。 同样的理想。 有的人为之抗争与奋斗,而有的人饿死在了她所谓的世外桃源,生前还不忘记鄙视两眼。 “哎嘿。” 人们唱道。 “开动了机器。” “轰隆隆地响。” “举起了铁锤。” “响叮当。” “造成了犁锄。” “好生产。” “造成了枪炮。” “送前方。” “哗啦啦。” 工人们忍不住的纷纷鼓掌,老百姓们也震撼无比,原来这是为他们唱的歌呀。 “哎嘿哎嘿,嘿呀。” “咱们的脸上发红光。” “咱们的汗珠往下淌。” …… 工作人员上台笑着问道:“刚才的歌好不好听?” “好听。” “再来一遍。” 相比较新工人的腼腆,和老百姓的畏手畏脚,那些老工人群体们更活跃。 他们纷纷响应,脸上充满了自信。 一名穿着满是补丁衣裳的少年,好奇的看着那些格外不同的人们。 他们为何这么跳脱。 他们好像不知道烦恼。 因为风吹日晒,少年显得很老成,眼睛里露出羡慕,他想和那些人一样。 工作人员深情并茂的说道。 “新城区就是为我们自己建设的楼房。” “在北平一片片的新城区,是工人们自己住了进去,住上了新楼房,改善了新生活。” “北平模式的发展,就是为了提高老百姓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为了别的。” “辛苦劳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工作人员逐渐和台下的观众们拉起了家常,产生了互动。 心情还没有平复的百姓们,津津有味的听着工作人员的言语。 虽然不知道真伪,可听起来是这么的美好。 “我一个人说假话,难道工地上的老工人都说假话不成。” 工作人员终于点燃了台下的热情。 景清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拳头。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北平模式。 北平模式不是造几把枪,更不是造几门炮。 北平模式是新时代的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 把民组织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这就是谁也打不败的力量。 那些所谓的反对声音,在这股力量面前,犹如螳螂一般的可笑。 景清忍不住看向圣人。 所以圣人才经常来工地,了解北平模式吗。 他相信以圣人的圣明,必然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