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星光照耀大明-《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做好一切准备总是没错的。”

    朱高炽笑道。

    如果在京城顺利,朱棣成为了太子,他们一家子都要搬去京城,入住太子府。

    “郭铭值不值得信任?”

    徐氏不放心的问道。

    “郭铭是个明白人。”朱高炽说道。

    郭铭来到了北平,并没有仗着他是自己的老丈人,就与金忠争权夺利。

    无论在北平的根基和信任程度,金忠绝对是超过郭铭的。

    郭铭是保障自己在北平地位的核心人物。

    但郭铭绝对不是北平的核心人物。

    徐氏看出了这点,所以有些担心,遍观历史,像郭铭这等身份的人,大多都不老实。

    徐氏最担心等长子离开北平后,郭铭不懂顾全大局,仗着自己的身份要争权夺利。

    郭铭有世子妃的支持,金忠很难对抗,唯独获得自己的支持。

    可这样会破坏北平现在团结的局面。

    不但婆媳关系恶化,外部的稳定也会破坏。

    “有姐夫听母妃的,还有三弟在呢。”朱高炽笑道。

    ……

    月色下,万物寂静。

    新城区。

    二层的楼房,只有二楼的一间窗户发出亮光。

    周围的楼房已经熄灯。

    左邻右舍们习惯,知道这是鼎鼎大名的刘通先生又在他的书房里创作。

    像刘通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靠着出版自己的文章养活自己,成为了让人尊敬的文学家。

    刘通的大书桌上很简洁。

    只有文书四宝,以及一杯浓茶。

    想起昨日在世子府的情景,刘通回来后一直无法宁静。

    读书人最喜欢思考。

    有了稳定生活环境的人们,总喜欢想象各种“乱七八糟”的事物,而为生活奔波的人们,他们的精神世界停留在生活上。

    刘通享受北平的人才津贴,获得过文学大奖,是一笔丰厚的奖金,从报社能获得稳定的稿酬。

    他还是社会理论研究室下,工农人口分配项目组的组员,又获得了一份收入。

    物质上的富足,让刘通在精神上的探索有了充足的环境。

    “北平模式。”

    刘通满心的欢喜,想要写些什么,可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下笔,写了几张草稿都柔成了一团。

    他烦躁的离开书桌,在窗边望着月光下新城区的轮廓。

    不知不觉间。

    仿佛就在昨日,这里还是一片洼地,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这幅模样呢。

    新城区主要的人口是工人,然后是小商人阶级,以及在城市工作的人们,还有那些手艺人。

    “月亮出来了,亮弯弯。”

    刘通心情澎湃。

    北平模式就是未来,是大明的未来。

    他坚信着。

    最终提起笔。

    “散发着星光的光芒,必定照耀整个大明,介时,戴上文明皇冠的大明,乘坐火车摇下车窗,看着星辰与大海,原来是全世界在为大明歌唱。”

    ……

    《星光照耀大明》。

    刘通的短篇文章,登上了社会报的头条。

    这篇短短的文章,从精湛的文字中,能看出北平的百姓与工人们是如何工作和劳作。

    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幸福。

    因为北平模式的以人为本。

    在圣人支持地方百姓把贪污的官员亲自扭送到京城的时候,北平已经有了从下自上的监理体系。

    而任何体系最后还是要靠人来施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