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万联农机制造厂受到了惩罚,那以后的商行就不敢再和中华重工竞争了。 也就是不敢抢中华重工的生意。 “中华重工是大明重器,不容私人沾手,如果放任民间商行挤压中华重工的市场,与国家不利。” 大掌柜周世丰卧病在床,其余的几名大管事临时召开了会议。 原蒸汽机工厂外柜掌柜,密云分区第一任大掌柜,现中华重工总部副掌柜高珍严肃的说道。 “根据调研司的报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兴起了许多模仿中华重工工行的商行。” “这些商行船小好调头,新技术日异月新,他们直接使用新技术,没有中华重工改革生产链的成本,不只是太原农具三厂,许多下属工厂的市场份额遭到了挤占。” 如果周世丰辞去了中华重工大掌柜的职位,高珍无疑是最有资历竞争此职位的掌柜。 因此他说的话有很大的分量。 “高掌柜的意思是要打压民间的商行?可是根据小王爷的要求,今年反而制定出支持民间商行蓬勃发展的目标,会不会与小王爷的心意背道而驰?” 有人担忧的说道。 “所以需要去告诉小王爷,中华重工体系上百万工人,容不得意外发生啊。” 高珍忧虑的说道。 “像太原农具三厂几百号工人失业,我们可以轻易的吸收,但是百家呢?千家呢?” 高珍有些夸大其词。 中华重工没有百万工人。 他是把铁道工程部,工程部这些算了进去,而这些大部门早已经从中华重工脱离了出来。 简而言之,这些大部门已经不再归属于中华重工总部。也是有人笑说,中华重工总部的权利越来越小了的原因。 “为了百万工人的生活和工作,必须推动大中华重工的发展。”高珍的说法,获得了众人的同意。 谁也不愿意中华重工颓废下去。 中华重工总部的意见,很快交到了朱高炽的手中,朱高炽并没有发表看法。 他在等。 终于。 调查部的调查报告递交了回来。 “万联农机制造厂,是模仿合记模式,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一家商行,主要投资于农机行业。” “目前的市场份额,主要抢占太原农具三厂,在农机市场日益越增的环境下,太原农具三厂的销售额不但没有新增,连原本的市场份额也逐渐下滑。”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太原农具三厂的利润比往年下降了二十六个点。” “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以三年下降的增速,最迟后年,太原农具三厂就会进入营收持平的经营情况。” 朱高炽放下手里的报告,笑着看向高珍。 “报告上说的还是比较客气,我看啊,下面的意思就是太原农具三厂活不过三年了。” “一家新开的农机制造厂,用六年的时间,就能让背靠中华重工体系的太原农具三厂关门大吉。” 高珍低下了头,没有了前几日的嚣张,他已经知道小王爷生气了,虽然朱高炽在笑。 “伱想要当大掌柜,提出推动大中华重工计划理念,难道就是这样的模式吗?” 朱高炽问道。 高珍连忙解释:“太原农具三厂的情况,原掌柜有很大的问题,但中华重工体系是没有问题的。” 朱高炽不置可否。 沉吟了片刻,问道:“商行的东家能力不行,市场自然会淘汰他,有生产力更强的商行取而代之。” “中华重工创办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而不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阻碍者。” “是的,小王爷所言,正是属下的想法。”高珍抬起头说道。 “七年的时间里,中华重工发展的太快,虽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但也有许多人没有跟上发展,无论才能还是素质,都落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脚步。” 高珍恭敬的交上自己写的未来中华重工改制报告。 朱高炽忍不住看了高珍两眼。 第(2/3)页